👹以体育人 这所学校跑出体教融合“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10-22 07:33:30 来源: 证券之星

  

  中新网滨州10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如何多措并举,跑出体教融合的“加速度”?滨州市滨城区第二实验小学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日,记者来到滨州市滨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参观采访,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自成立至今,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这所学校不断提升教育品质,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为体教融合、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在基层成功实践提供了生动案例。

  夯实根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滨州市体育后备人才一类基地,滨州市滨城区第二实验小学构建了“三级进阶”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夯实发展根基。

  记者在学校参观采访。中新网记者 上官云 摄

  据介绍,学校创新建立“课堂普及—课后提高—俱乐部拔尖”三级训练机制,让热爱体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年面向全区招收100名体育后备人才,分设手球、射击、武术、游泳等11个专项开展系统训练,在训学生规模达500人。

  滨州市滨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付瑞丑解释,在“三级进阶”人才培养新模式中,最基础的是课堂普及;在课后服务时间,孩子们可以去参加各种兴趣社团,学习武术、游泳、射击等等;到了周末和假期,则可以参加俱乐部选拔。

  如此一来,从普及到提升再到拔尖,形成了金字塔式逐步提升的态势,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付瑞丑说,俱乐部训练的竞技项目有11个,均由专业教练执教。

  协同“共健” 拓展育人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一直在积极打造家校社协同“共健”新机制,不遗余力拓展育人空间。

  初次来到这所学校参观的人,大多会对校内的体育设施赞不绝口。为了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锻炼需求,学校高标准建成“三场四室十馆”体育设施群,打造“微缩奥林匹克公园”式校园环境。

  不仅如此,学校还构建了“学校计划—学生锻炼—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社会支持”五环协同机制,推动体育从“单一锻炼”向“综合育人”转型,同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坚持优中选优,引进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社会组织10家。

  提及家校社协同“共健”机制,付瑞丑解释,这是要让社区、家庭以及体校等社会力量都加入到培养人才的队伍之中,为孩子们提供最强的人才保障和社会力量支持。

  这些举措也确实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在学校宽敞明亮的场馆里,记者看到了正在打羽毛球的学生和学生家长,神情专注而又认真。

  接受采访时,有学生家长对记者表示,自己的孩子正在这里读一年级,在体验日,家长们有机会进校园和孩子互动,也能看看孩子的训练成果,这对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等都有积极作用。

  付瑞丑则表示,“体教融合”持续推进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大有益处,能够有效预防“小胖墩”“小近视”等等,同时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

  以体育人 提升教育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拓展育人空间之外,学校也一直在积极构筑“体教融合”育人新生态,不断提升教育品质。

  学生专注而又认真。中新网记者 上官云 摄

  依托滨州市“冠军和社会组织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学校常态化邀请冠军运动员走进校园,开展“专业指导+榜样激励+协同培养”一体化教学,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对此,付瑞丑介绍了学校“向着冠军奔跑”的核心办学理念,即将冠军精神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凝练形成“做自己的冠军”校训,因材施教,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做最棒的自己。

  在参观中,记者发现,很多学生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比如练习武术动作,人人朝气蓬勃,一招一式干净利落、有板有眼,如同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笃行日新,各成其才。学校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学生在学业成绩、团队协作及精神面貌等方面得到稳步提升,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日益凸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围棋特色校等多项荣誉;2024年、2025年连续在全国武术进校园赛事中夺冠。

  厚积自胜,众行致远。提及未来,付瑞丑信心十足,“学校将扎实推进体教融合深度实践,进一步拓展项目内涵、优化培养路径,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体教融合样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