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6 13:32:30 来源: 大河网
在与美国政府多轮博弈之后,美联储上周终于松口,暗示可能降息。这一转变不仅是美国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策略调整,也意味着全球资本市场即将迎来重要的调整窗口。
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度经济研讨会的讲话中暗示,尽管当前存在通胀上行风险,但美联储仍可能在未来数月降息。鲍威尔表示,在政策仍处于紧缩区间的背景下,基于经济前景和风险平衡的变化,“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可能需要调整”。
本届美国政府就职以来,频频向美联储施压,希望迅速推动大幅降息,而美联储对此并不买账,双方一度僵持不下。就在此次年会召开前夕,仍有多位美联储高官出面放风,试图平息市场关于降息的“热情”。因此,鲍威尔的讲话令市场颇感意外,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份降息概率迅速超过90%。当天,美国金融市场对鲍威尔的讲话作出明显回应。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涨幅均超1%,美元指数下跌0.8%,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超7.5个基点,至4.256%。
历史上,美联储降息周期往往引发跨境资本再配置、汇率体系重构与资产价格重估。不过,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分化、债务高企与地缘政治冲突交织的背景下,此次降息的影响路径暗藏多种风险,绝非复制以往流程的“流动性盛宴”。
美联储降息会削弱美元资产的相对收益,从而推动国际资本从美国流向高增长的新兴市场。历史上,那些有较高利率差和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经常成为资本首选目的地。资本流入短期内可缓解当地融资压力,降低企业美元债务成本,并为基础设施投资注入活力。不过,资本短时期大量流入也在当地留下结构性隐患。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体系普遍存在两大短板:短期热钱依赖度高与债务美元化风险突出。资本快速涌入可能推高股市与汇市估值,滋生资产泡沫。同时,由于美国经济前景并不明朗,国内政策不确定性也较高,若美国通胀反弹或降息节奏生变,资金撤离很容易令新兴市场剧烈波动。
美联储降息会导致美元指数承压。当前美元指数跌破100关口,若9月份降息落地,美元或进一步走弱。这一变化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呈现鲜明分化:资源进口国因本币升值降低原材料成本,短期利润空间改善;而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则面临价格竞争力下滑的挑战。
更深层的影响在于美元信用体系松动。美联储在核心通胀仍达3.1%的背景下开启降息,被部分机构视为对美元长期价值的妥协。加之降息伴随美国财政赤字扩张,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信用基础可能被削弱,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降息引发的流动性扩张势必推高风险资产价格,但对不同市场的影响却有差异。对于美股特别是科技股而言,估值泡沫早已过度膨胀,而新兴市场权益资产则有望因外资回流迎来估值修复,尤其离岸市场对利率敏感度更高,反弹弹性显著。此外,大宗商品与黄金、加密货币等资产可能迎来利好。然而,资产价格上涨的另一面,则是金融脆弱性的累积。美银近期一项调查显示,认为美国股市估值过高的基金经理占比达到创纪录水平。大约91%的受访者表示美股被高估,为该项数据自200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比例。
与历史上美联储的降息周期不同的是,本轮降息周期中政策制定者需在多重矛盾中寻找平衡,任何失衡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一方面,尽管鲍威尔强调“通胀预期已锚定”,但现实压力并未消解。美国加征关税举措正在逐步推升进口商品价格,可能形成“降息+通胀”的局面。若通胀超预期反弹,美联储可能被迫急刹车,触发全球流动性逆转。
另一方面,美联储宣称的“独立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施压加速降息,并威胁提名亲信进入理事会。此举可能扭曲政策节奏,进而放大市场波动。
同时,无论是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还是美国自身,债务风险可能会在降息周期中被暂时掩盖,却不能被真正消除。若利率路径偏离市场预期,再融资压力可能引爆局部债务危机。
美联储降息是把双刃剑:它为经济注入复苏动力,也埋下结构性风险的引信。美国一些人不断宣扬降息带来的好处,却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硬币的另一面”:所有货币宽松政策“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