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盛需求催生超万亿级“银发经济”大市场 智慧赋能让“享老”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5-11-16 21:04:35 来源: 生活报

  

  央视网消息: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3亿多,让老人们安享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每一个家庭的愿望。“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完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眼下,各地正在探索社区养老的新模式,让老人们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江苏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上午8时左右,当记者来到位于连云港市老城区的这个社区邻里中心,一场迎新年的文艺节目在紧锣密鼓地排练。

  据了解,葵花社区里,60岁以上老人有1072名,占到了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几年前,社区里甚至没有一个供老人活动的固定区域。

  葵花社区遇到的难题,在全国并不少见。面对养老需求旺盛和服务制度,把机构的专业照护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便捷享受助餐、助浴、助医等服务。经过实地调研后,葵花社区决定优化部分社区资源,建设一个老幼共托中心。

  2024年6月,葵花社区老幼共托中心正式运营。1200多平方米用于2—6岁孩子们的活动场所,800多平方米被改造成供老人活动的区域。不仅有社区食堂,还有康养室、书法室、多功能室等,经常举行公益课堂和文艺活动。

  像这样的养老机构和设施,5年间全国新增了7万多个。不仅如此,全国还新建了8.6万个老年助餐点,每天服务300多万老年人,近5000万老年人拿到了各类养老津贴补贴。

  养老到享老 绘就“银发经济”新图景

  不仅是硬件设施日渐完善,“十四五”时期,我国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壮大银发列车、医养结合等新业态。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总量突破500万,满足老年人养老到享老的多样化需求。

  外骨骼机器人、智能拐杖……这几天,葵花社区老幼共托中心引进了一批智慧康养新设备,老人们争先恐后尝试。

  不仅是养老照护机器人,眼下,柔性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健康检测等新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养老服务中。“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发展医育、医养结合服务,这让大家充满了期待。

  旺盛的需求,也催生了超万亿规模的“银发经济”大市场。“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如今,更多的专业人士正投身到这片蓝海。

  江苏省连云港市葵花社区老幼共托中心负责人程菲菲介绍,“十五五”期间,会有更多专业的养老护理员、保育员,还有营养师,这些专业团队加入到他们。给老人做音乐疗愈,给他们做身体照护,还有一些心理的疏导,把老人和孩子照顾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