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之声】且看春雨润新苗🌸

发布时间:2025-11-16 17:53:16 来源: 一点资讯

  

  日前,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设立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将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成长。这场政策“春雨”来得正是时候。这不仅是一只国家级母基金的扩容,更是一场投向“早、小、硬、新”的及时雨,让更多初创中小企业破土抽芽、拔节孕穗。

  为何要下这场“雨”?

  创新活水多数来自“草根”。2024年,中小企业独立研发的有效发明专利占比达75.3%。中小企业专利占比超过七成,证明它们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支持它们就是夯实国家创新发展的基础。但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死亡谷”依旧陡峭。社会资本的注入对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具有多重战略价值。社会资本不仅提供直接资金支持,更能带来技术指导、市场资源等增值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保持产业链健康需要生力军。我国目前已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7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3.5%的数量贡献了13.7%的利润,是稳链补链的生力军。遗憾的是,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卡在首台套、首轮融资、首批订单三关上。

  社会资本“惜小惧早”。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初创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三大特征,这与传统资金追求安全性、流动性的天性存在矛盾。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较突出,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项目技术价值和市场前景。此外,退出机制不完善、专业创投人才短缺、中长期耐心资本不足等结构性问题,均制约着社会资本的大规模进入。

  如何让政策“春雨”更好滋润企业“新苗”?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需找准发力重点、实现精准赋能。

  阶段要“早”。要聚焦“投早投小”,瞄准企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验证的关键阶段,破解初创期资金缺口难题。要让社会资本真正向初创期、种子期企业倾斜,解决企业从0到1的“死亡谷”问题。

  投向要“准”。要紧扣“投硬科技”,聚焦那些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领域,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方式要“活”。对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考核机制,拉长考核周期、提高风险容忍度。要发挥母基金的杠杆效应,也要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工具,畅通资本退出渠道,壮大耐心资本规模。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的落地,为社会资本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吹响了新的号角。只要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市场机制、强化服务保障,让资本之“雨”精准滴灌创新之“苗”,就一定能滋养更多初创期中小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