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8 01:39:56 来源: 人民网
中新社台北8月27日电 (记者 朱贺)即将到来的中元节,是祭祀先人的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台湾导演、演员郎祖筠27日在台北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无论虔心祭祖还是敬畏鬼神,皆体现民众“慎终追远”的文化底色。
进入农历七月,台湾民间信仰氛围渐浓。中新社记者观察到,近半个月来,台北不少超市、商铺推出中元节祭拜组合商品。一些宫庙提前预告中元普度祭典,有的提供“线上普度”代办服务。以民间奇谈、鬼神传说为主题,郎祖筠担任艺术总监的春河剧团舞台剧《诡哭郎嚎》正在排练中,将于9月26日正式上演。
在剧中化身为“说书人”的郎祖筠27日介绍,这部原创作品不同于追求惊悚效果的恐怖主题剧作,更关注故事背后的人性与情感,“挖掘藏在故事中‘没说完的爱、讲不出口的思念’,希望观众看完心里是温暖的”。
“慎终追远不只是形式,它是对过往亲情最真实的回应。”郎祖筠受访时说,农历七月在台湾常被称为“鬼月”或“孝亲月”,祭拜仪式热闹而庄重,为民众提供了感念先人的机会。她特别提到,“有的信俗很有意思,信众除供奉自己的祖先,也祭拜往生的孤苦无依者,这就体现了仁爱的精神。”
在台湾,有不少自闽南地区传承而来的信俗活动,郎祖筠表示,两岸本就同文同种。在剧中担任民俗解说者角色的青年赖铭伟也认为,两岸共通的中元祭祀、妈祖文化,既一脉相传,也体现开枝散叶,各具特色。
作为桃园大溪凤山寺广泽宫宫主,赖铭伟每年都去福建泉州和湄洲的妈祖宫庙谒祖,并将之形容为“带着朝圣心情的祈福之旅”,“那里是妈祖的出生地、信仰的发源地,我们想了解神明的原乡信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