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9 20:34:17 来源: IT之家
中新网泰安11月19日电 题:泰山黄精“三级跳” 从林下“珍宝”变富民“黄金”
作者 周艺伟 李庆林
北方初冬,草木褪去盛绿渐染枯黄。在位于泰安市岱岳区的仙草谷内,一批深埋地下的“泰山黄精”正待出土,为当地村民和加工企业带来丰收的喜讯。
近年来,岱岳区依托黄精等中药特色种植,深耕健康产业与免疫力经济赛道,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目前,该区黄精种植面积近2万亩,所有种植户均建立全程种植档案,实现“一户一码”全流程可追溯管理。
泰山黄精喜获丰收(资料图)。陈阳 摄
在岱岳区耿庄村的黄精种植田里,不同生长周期的黄精已陆续进入收获期,其中千余亩种植4年以上的泰山黄精,于11月中下旬集中采收。“自2019年起,政府将我们村定为黄精村企共建村,实施财政补贴试点,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多赢模式。”耿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兰俊介绍说,该模式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芽、技术、培训、机械及肥料,并以每斤20元(人民币,下同)的保底价回收黄精。
陈兰俊透露,村里200多户村民共种植黄精2000多亩,其中林下种植亩产3000斤至4000斤,大田套种亩产5000斤至8000斤。效益最好的种植户,4年累计增收达16万元。通过发展黄精种植产业,耿庄村成功实现从“空壳村”到“致富村”的蝶变。
村民在晾晒泰山黄精(资料图)。陈阳 摄
“黄金”需“抛光”方显其价值,而黄精价值的充分释放,关键在于附加值的提升。走进泰尚黄公司的泰山黄精产业园,智能工厂内的清洗、蒸烤、包装全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行,根根分明的黄精丝鱼贯而出、整齐下线。在这里,它们将被统一深加工成不同的品类,“穿”上精美包装,走向全国乃至海外的餐桌,成为大众青睐的养生伴侣。
“为实现黄精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我们联合国内外40余名权威专家集智攻关。2021年10月,全国首台(套)2万平方米高标准黄精深加工智能化工厂投产。”山东泰尚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倩介绍,公司在传统“九蒸九晒”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有效提升了黄精活性成分的析出率,让营养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
目前,该公司已研发推出黄精丝茶、黄精胶、黄精面条等80多款新产品,年产值可达6.2亿元,山东泰尚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岱岳区天平街道黄精生产基地获评山东省标准化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泰山黄精智能生产线。岱岳区委宣传部供图
从“土特产”变成“金名片”,岱岳区并未止步,而是持续推动黄精价值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该区对泰山黄精规划了“医康养+农文旅”的产业布局,将黄精的养生价值与泰山的旅游文化资源有机结合,推出古法炮制体验、黄精御宴体验、黄精理疗、黄精科普研学等文旅项目。
同时,岱岳区还建成全国首个黄精“工业+旅游”智能工厂、泰山黄精文化博物馆,既向游客传播了健康养生新理念,也让游客深入了解泰山黄精文化的前世今生。
泰山黄精在岱岳区完成了从“土疙瘩”到“金宝贝”的蜕变。如今,这片土地上的黄精产业不仅是村民增收的“钱袋子”、企业发展的“发动机”,更成为岱岳区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