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暖风”吹向最不发达国家🍛

发布时间:2025-11-17 05:39:47 来源: 砍柴网

  

  中新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尹倩芸)刚刚落幕的进博会上,一批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特色商品收获广泛关注。借助这一平台,这些远道而来的“南方好物”找到了打开中国大市场的“钥匙”,也找到了融入全球贸易的更多可能。

  在这背后,是中国互利共赢的贸易“暖风”,正持续吹向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联合国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最不发达国家总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约14%,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不足2%,贸易额占比仅为1%。这些国家能否更好融入国际贸易、分享全球化红利,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走向,也影响全球经济平衡与稳定。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将促进共同发展置于国际合作的重要位置,致力于让各国共享发展机遇。2024年12月1日起,中国对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零关税政策。

  专家指出,这直接降低了最不发达国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从非洲咖啡、坚果到南亚手工艺品,这些承载着当地民众生计的产品,得以更顺畅地进入规模庞大的中国市场。

  除了零关税举措,中国还通过促进贸易便利化、提供跨境电商支持等方式提升这些国家的贸易水平,而这类“软环境”的改善对基础设施薄弱的最不发达国家尤为重要。

  进博会等开放平台也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届进博会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产品设立专区,163家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5%;同时扩容非洲产品专区,并提供部分免费展位和展品留购税收优惠,给最不发达国家企业参展提供全方位便利。

  此前,诸如赞比亚蜂蜜、尼日利亚花生、坦桑尼亚腰果等最不发达国家的各类产品,已通过这一平台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消费者的手中。通过八年实践,进博会也成为最不发达国家企业通向中国市场、融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平台。

  从进博会到中非经贸博览会,借助一系列开放平台,中国持续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低门槛、高效率的展示与销售渠道,将最不发达国家的供给与中国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提升贸易的可及性和成功率。

  更重要的是,最不发达国家内在的增长动力由此被激发。稳定的出口收入让这些国家可以用于投资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通过融入全球产业链,他们也有机会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实现产业升级。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也在引导其从单纯出口,向发展特色制造业、提升产品附加值转变。

  本届进博会上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5》显示,1990年至2024年,中国开放指数从0.5891跃升至0.7634,30余年间提升近三成,增速稳居全球前列。在当前世界开放总体收紧的背景下,中国的开放逆势扩大。

  刚刚举行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未来,一个更加包容开放、充满活力的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将助力更多发展中国家驶上发展“快车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