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9 07:49:43 来源: 青瞳视角
私挖地下室 私拆承重墙 私改管道位置
房屋结构岂能说动就动
编者按
家装,本应是构筑温馨家园的美好过程,却因行业乱象频发,成为许多消费者维权无门的“痛点”。从野蛮施工、私拆承重墙,到合同陷阱、恶意增项;从预付款“打水漂”、装修公司跑路,到家电维修中的“李鬼”售后、价格欺诈……一系列问题不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埋下安全隐患,扰乱市场秩序。
从今天起,法治经纬版推出“家庭装修家电维修乱象调查”系列报道,挖掘家装与家电维修市场中存在的各类乱象及其成因,探寻有效治理路径。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孙天骄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小区一业主在房屋后院花园私自挖掘地下室,最终形成面积约300平方米、深6米的巨坑。邻居陆续发现,家中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沉降、墙体断裂等问题。11月13日,在派出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及物业公司的联合监督下,该施工被叫停,涉事业主被要求在限定期限内修复巨坑。
类似事件并非个例。上海市黄浦区某小区一层业主曾私自拆除围墙、开挖屋内地面,引发小区业主集体恐慌,街道与城管部门随后介入进行安全检测。更早前,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景秀蓝湾小区一业主私挖近300平方米地下室,导致同楼栋32户房屋开裂,涉事业主被依法刑事拘留。
《法治日报》记者采访发现,私挖地下室、私拆承重墙、私改各类管道位置……近年来,这类擅自改动房屋结构与公共设施的违规装修行为频发,不仅扰乱邻里正常生活,更给建筑安全埋下重大隐患,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地下室遭“扩建”
在天津市某小区,一楼业主私自扩建地下室的现象普遍。该小区一楼之下原本是面积仅10平方米左右的单间地下室,如今不少业主将其扩建至几十平方米甚至上百平方米。
该小区业主李先生作为电器维修工,上门服务时发现了这一情况。他询问后得知,许多购买一楼的业主会购买位于自己房屋底部的地下室,然后再进行扩建。
“这样做会破坏地基结构,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李先生分别向物业公司和居委会反映,但部分业主拒绝工作人员上门查看,事情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带着疑问,记者联系了该小区物业公司进一步询问。该物业公司一名管理人员承认确有此事,他回忆说:“之前接到投诉,我们上门想要查看具体情况,业主却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房子,挖地下室与别人无关’。”
另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小区没有地下车库,近几年,一楼业主纷纷“扩建”地下室,而物业公司因缺乏执法权,只能进行口头劝导,难以有效制止这类行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类私挖行为已引发安全问题。前述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有业主施工时不慎挖破地下水管,导致周边几栋砖混结构楼房的地基被水浸泡,这些楼房均为6层建筑,地基受损后的安全风险不言而喻。
墙体被“私拆”
装修时为扩大空间、改善布局而私拆承重墙,是另一种危险的违规装修行为。
北京业主李女士最近装修二手房时,看到小区里同户型邻居拆除了阳台和厨房间的墙体,也曾想效仿,但被装修公司及时劝阻:“这面墙体要为阳台压重,绝对不能动,高层住宅尤其危险。”
在天津某新建楼盘,记者看到,不少业主在装修时擅自改动主卧房门位置:有的将门改到原定厕所的位置,有的则开在靠近阳台的一侧。
记者询问装修工人得知,主卧位置周围大多为承重墙,私自改动房门位置很不安全。但一些业主出于各种原因,要求装修工人“改门”,他们往往很难拒绝。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违规操作,比如把承重墙拆了改成门的,在墙面凿壁橱的,比比皆是。”一名装修工人告诉记者,曾有业主三次更改房门的位置,拆了再砌的新墙并非钢筋混凝土结构,牢固度远不及原墙。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因私拆承重墙酿成的事故时有发生。
2023年5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某小区业主私拆承重墙,导致240多户业主被紧急疏散。当地警方对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承租人、施工人员及物业公司经理等5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涉事房屋所有人朱某彬、物业公司按上限从重处罚。
在社交平台上,相关乱象同样突出。记者以“承重墙”等为关键词检索发现,不少网友发帖反映邻居有私自拆改承重墙的违规行为,也有部分网友因损害承重墙被举报。甚至有部分网友为正在装修的业主“支招”:“装修期间关门,谁也不让进”“全程关门装修,这样就不会被人发现举报了”。
管道遇“改道”
今年6月,安徽的岳女士在装修时发现,邻居为占用共用空调机位,在未与物业公司和她本人沟通的情况下,私自将空调出水管改道到自己家中,让自家凭空增加漏水风险。
岳女士咨询得知,管道改造的隐患可能长期存在,若邻居后续卖房,出现问题将无人负责。经过多番沟通,双方签订协议,邻居最终将管道改回原状。
“哪家的水管就在哪家,千万不能让邻居私自拆改,有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岳女士说,这件事让她“长了教训”。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私自拆改下水、供暖、天然气等管道的情况时有发生。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今年10月强制执行的一起案件中,三楼业主擅自改动卫生间的供暖管道,导致楼下86岁的独居老人连续两个冬季无暖气可用。法院判决业主恢复管线原状,但对方迟迟不履行,最终在强制执行下才完成复原。执行法官提醒,户内共用暖气管道属于公共设施,业主无权私自拆改。
随着供暖季到来,山西太原天然气公司发布提示,在新建小区燃气交付与老旧小区燃气管网改造过程中,部分用户私自改动燃气管道的行为,不仅存在泄漏风险剧增、加速管道腐蚀、阻碍检修维护、影响整体供气等一系列严重危害,还违反了《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北京朝阳某小区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他们处理过多起私改管道投诉:有业主为扩大厨房空间挪动下水管道,导致同单元下水频繁堵塞;有租户私自更改卫生间管道走向,引发楼下天花板渗水。“这些问题隐蔽性强,一旦发生漏水甚至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采访中,记者发现,违规装修乱象的滋生,既源于部分业主无视安全、贪图便利的心理,也暴露了监管层面的现实困境。物业公司、居委会作为一线管理方,虽然能发现违规操作行为,但因缺乏执法权,只能反复沟通劝导,面对业主的不配合,往往束手无策。
一名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无奈地说道:“我们只能劝,可一些业主根本不听,有的还反驳‘别人能做,凭什么我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