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8 18:37:09 来源: 参考消息
目前,北交所274家上市公司已全部完成2025年半年报披露。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北交所上市公司稳中求进、进中蓄势。财务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呈回暖势头,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整体经营业绩稳健 第二季度回暖态势明显
北交所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920.64亿元,平均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6.01%,重拾上涨态势;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9.09亿元,平均归母净利润2156.46万元,同比下滑10.59%,下滑幅度进一步收窄。其中,超六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25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82.12%,五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3家公司扭亏为盈。
分季度来看,北交所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经营呈现回暖迹象,共计实现营业收入505.47亿元,环比增长21.75%;归母净利润31.33亿元,环比增长12.88%。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下,北交所上市公司上半年末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5.41%。
龙头公司上半年发挥“压舱石”作用的同时,中小企业经营也彰显出韧性。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交所市值前50名的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74.74亿元,同比增长6.97%;实现归母净利润32.14亿元,同比增长2.66%;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占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的40.70%和54.39%。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央企国企覆盖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医药生物等关键领域,上半年呈稳健增长态势,平均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9.34%,平均归母净利润3535.99万元,为市场平均水平的1.64倍。
与此同时,北交所中小企业顶压前行、保持韧性,上半年共计实现营业收入548.21亿元,同比增长4.42,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1.53亿元,27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50%。
研发资金人才聚力 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对科研人才吸引力,推动资金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发生研发费用41.39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居前,辰光医疗等8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30%。
北交所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权激励,留住和吸引科研人才。今年以来,已有16家次公司披露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同比增加23.08%,累计有72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覆盖4266人,16家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覆盖1072人,激发团队积极性和创造力。
上半年,在多个前沿细分领域,北交所上市公司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创新成果转换,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天工股份首个航天级紧固件用钛合金丝材订单正式交付,推动高端钛及钛合金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创远信科积极布局6G技术测试,已加入IMT-2030(6G)推进组,联合承研的“面向新型网络的6G基础芯片原型测试与验证”项目通过验收。芳纶纸企业民士达打破国外垄断,拳头产品“间位芳纶纸”获评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航空航天蜂窝芯材用芳纶纸”入选省级低空领域重点产品名单。
分红回购加强市值管理 二级市场交投活跃度改善
近年来,北交所上市公司积极回报投资者,通过现金分红、回购等方式共享发展成果。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7成北交所公司实施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总额达49.74亿元,较上年增加5.35%。半年报期间,21家公司推出中期分红方案,现金分红总额达5.32亿元。其中,锦波生物在今年已实施年度分红1.77亿元的基础上,预计再派发现金红利1.15亿元。
此外,北交所股份回购也保持高位,公司上市后累计披露回购计划122家次,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超27.07亿元;央行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后,已有7家公司利用专项贷款进行回购增持,总规模超3.31亿元,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北证50指数公司均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方式提升投资价值。
投资者对于北交所市场的关注也持续上升,二级市场交投活跃度已有明显改善。
从参与主体看,截至上半年末,北交所合格投资者866.13万户,较上年末增加67.56万户,日均34.37万户投资者参与交易;专业机构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超10%,同比上升超过4个百分点。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上半年,北交所量价齐升,日均成交296.25亿元,北证专精特新指数6月上线后稳步上涨。从资金投向看,市场交易额向龙头企业、科技创新企业集聚。优质公司估值持续提升,市值100亿以上、50亿至100亿公司分别较年初增加5家、20家,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工业机械等领域。计算机、电子、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科技成长赛道公司更获市场青睐,成交额和估值水平进一步提升。
记者 罗逸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