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今年的鸟浪,和去年有何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5-11-15 17:30:09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中新网东营11月15日电 题:黄河三角洲:今年的鸟浪,和去年有何不一样?

  中新网记者 沙见龙

  芦花漫卷的黄河入海口,当晨曦和暮色为湿地镀上金边时,数十万只候鸟同步振翅,如巨鲸摆尾掠过芦荡,似流云翻滚铺展天际。这是入冬以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黄河三角洲”)每日上演的“鸟浪”奇观。

  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是黄河三角洲的“最佳观鸟期”。近年来,这里的“鸟浪”奇观在海内外网络上频频爆火。“鸟浪”时而扶摇直上,时而俯冲直下,又时而急转盘旋,阵型瞬息万变。网友直呼:“课本里的《逍遥游》照进现实。”

图为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浪”奇观。杨斌 摄

  与去年相比,2025年黄河三角洲的“鸟浪”不仅延续了壮阔气势,更在种群数量、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呈现诸多新变化,成为湿地生态持续向好的生动注脚。

  “最直观的是‘鸟浪’规模再度扩容与核心种群的数量飙升。”据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高级工程师单凯介绍,去年此时,“鸟浪”的单次集群峰值约17万只,而今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仅花脸鸭单一物种的集群数量就超24万只,创下该物种在保护区的观测纪录。

  单凯说,清晨和黄昏时分的规律性“鸟浪”,不再只是迁徙本能的驱动,更成为常驻鸟类日常活动的自然呈现,其阵型变幻更流畅、持续时间更长,就像“活着的超级生命体”在天地间舒展身姿。

图为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浪”奇观。杨斌 摄

  “除了数量的变化,‘鸟浪’出现的频率也显著提高。”单凯表示,无论是晨曦中的低空盘旋,还是暮色里的归巢集群,都能看到“鲲化大鹏”般的壮阔景象。通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黄河口鸟浪”成为热门话题,让更多人透过屏幕感受到生态保护的丰硕成果。

  “黄河口上空令人叹为观止的‘鸟浪’,既让我们见证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也让我们深知守护这份珍贵的共同责任。”11月15日,第三届“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口国际观鸟季在东营启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同样被这里的“鸟浪”奇观所震撼。

  夏泽翰表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口在维护全球最重要的候鸟迁飞通道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的生态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中国的生态瑰宝,更是国际合作保护自然的成功典范,展示了跨境生态连通性与社区共治的宝贵经验。

  实际上,“鸟浪”向新而变的背后,是生态系统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近年来,东营市以高质量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为统领,高标准抓好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这里绽放璀璨光芒。

图为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浪”奇观。杨斌 摄

  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秀凤表示,目前,保护区鸟类由建区初期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4种。东营也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丹顶鹤野外繁殖的最南界;每年有数百万只鸟类在此繁衍栖息,全球9条鸟类迁徙路线中2条穿越东营,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国际机场”。

  新物种的到来,印证了黄河三角洲已从单纯的迁徙驿站,升级为能够满足繁殖、栖息、觅食等多元需求的完整生态系统。这种转变源于生态保护的精准施策,为鸟类打造了安全稳定的栖息环境。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全球保护战略高级顾问詹姆斯·菲茨西蒙斯表示,黄河三角洲是全球公认的鸟类保护关键区域,既维系着繁殖种群,也为沿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迁徙的鸟类提供重要支撑。他认为,互联互通的保护区体系构建,需要将视野立足于全球,并与各方携手同行,建立长期、稳定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鸟浪鸟浪,为爱飞翔,人鸟共舞的家园,没有忧伤;爱出爱返,福来福往,哪里情谊芬芳,哪里就是天堂……”观鸟季启动当天,原创歌曲《鸟浪》正式发布,其用温暖的歌词和动听旋律,再次引起人们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