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绿色发展引擎(评论员观察)🐝

发布时间:2025-11-18 15:51:04 来源: 城市观察员

  

  做大做强绿色发展引擎(评论员观察)

  ——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向新而行③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让政府有力主导、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有效调节、群众广泛受益,有助于激发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草产业。”从去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到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纳入“十五五”规划建议,林下经济、林草产业为什么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看数据。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10.496万亿元,并形成木材加工、经济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4个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推动“两山”理念转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林下经济和林草产业成为重要抓手。

  析机理。以往一段时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存在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严格保护、大力培育、合理利用林草资源,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我国在统筹生态美与百姓富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林下经济、林草产业发展成绩单可圈可点,靠的正是促进发展理念革新、发展方式创新,做大做强了绿色发展引擎。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理念是先导。曾经,一些地方谈及绿色低碳转型,“阵痛”是一个绕不开的词。这一方面是由于粗放发展模式存在惯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尚未成熟。如今,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不仅在理念层面直抵人心,更实实在在融入治理实践和发展场景中。逐绿前行、因绿而兴,理念一变天地宽。

  权益是基础。绿色发展方式能否持久、稳固,取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否顺畅。北京出台技术规范,科学量化生态服务价值;山西健全机制,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福建厦门探索垃圾分类碳交易,让居民从绿色生活中获益……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让政府有力主导、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有效调节、群众广泛受益,有助于激发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政策是保障。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能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在浙江安吉,竹林碳汇改革、创新碳汇收储机制让“竹林空气”变为真金白银。在江西资溪,林业经营收益权证既稳定了经营者预期,也解决了融资难题。“两山”理念转化的正向循环在改革和政策的护航下更加通畅,为产业向好注入源头活水。

  当前,绿色发展在制度、标准、利益格局等方面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比如碳市场交易规模与活跃度仍有提升空间,有的生态产品试点探索尚不成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展前进的过程,“十五五”时期,我们还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

  森林粮仓护航粮食安全,新能源汽车优化出行方案,绿色消费成为时尚潮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越来越壮大……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中国号巨轮的发展动能将更加强劲。(李铁林)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8日 第 05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