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8 19:54:52 来源: 新浪新闻
作者:乔心怡
11月18日,在迪拜航展现场,来自中国无人机企业联合飞机集团的飞机镭影Q20在现场送起了外卖。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负责配送的是联合飞机旗下的镭影Q20无人机。根据官网信息,镭影Q20有效载荷达到5公斤,实用升限7000米,最大平飞速度23m/s。据联合飞机集团的工作人员透露,执行外卖作业的无人机及其配送包装都针对阿联酋高温、高湿环境进行了设计,确保餐食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我们选择了和阿联酋阿布扎比配送平台Talabat、科技公司K2 AeroSpace共同合作推进这个无人机送餐服务项目。”尽管还没有常态化运营,联合飞机集团董事长田刚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将继续拓展中东和整个海湾地区的无人机应用场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无人机系统与配送流程,同时完成相关监管和空域审批工作。
不出海,就出局。依托中国的制造供应链和快速的迭代优势,中国的低空飞行器厂商们早已把目光瞄准了海外。
在这次迪拜航展中,另一家国内飞行器企业容祺智能也在现场展出了三款核心无人机产品。其中,最大重载可达300kg的纵列式双旋翼无人机乾坤。该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容祺智能也已打开韩国、马来西亚、安哥拉、意大利等海外国家,生产订单排到了明年5月。
一位国内主机厂商的市场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的电动飞行器在成本上有极大的优势。“和欧美同类型产品相比,取证的成本可能只有它们的二分之一。”他告诉记者,叠加供应链优势,国产eVTOL的报价可能比海外市场同类型产品低30%左右。
“我们希望在新兴市场抢占一个身位,为后续的发展打好基础。”上海御风未来飞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盛亮也透露,公司的订单产品已远销至中东等国家。他认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周期很长,尽管规模化的商业部署还有一段时间,但提前瞄准目标市场以优化产品,是推动后续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不过,出海并非坦途。除了要应对复杂的航空监管体系与取证标准差异,上述主机厂商人员告诉记者,中国无人机在拓展海外市场时,需面对本地化运营、售后服务、数据合规及政治风险等挑战。
“这些不确定性也将倒逼中国无人机企业在技术可靠性和全球化运营能力上不断进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