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焕活新地标 幸福感来自这些细节🥕

发布时间:2025-08-18 03:12:48 来源: 香港文汇网

  

  福建宁德、浙江嘉兴……这些历史悠久的城市里的老街区,经过保护修缮与升级,不仅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460多年历史老街区

  延续市井生活气息

  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的鹏程历史文化街区,仍保留着明代嘉靖年间以来的街巷格局,至今已有460多年。这里不仅是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老社区,也是当地唯一完整保留古城风貌的“活态博物馆”。

  总台记者 彭雨佳:走进鹏程历史文化街区,就像是翻开了老宁德的历史书卷。青石板路曲折向前,街巷两侧的古民居古朴雅致。然而在多年以前,这里的一些古建筑因为年代久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破损。2021年之后,当地对这里进行了一系列保护性修缮。

  鹏程历史文化街区内现今还居住着500多户居民,他们中有不少人,都住在明清时期建造的古民居里。在这些古建筑的外围,我们能看到古朴的青砖围墙。然而,在修缮之前,这些青砖围墙曾经出现破损甚至坍塌等情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总台记者 彭雨佳:这堵墙看起来平平无奇,在修缮的时候可费了不少功夫。敲一敲,你会发现它并不是一堵实心的墙。这种墙叫作青砖空斗墙,是由青砖的大面与窄面交错砌筑的,可以在墙体中间形成一个空斗。不但省工省料,还能起到保温、隔音和防火的作用。这种墙对砌筑工艺要求非常高,在修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秉持最小干预原则,通过使用这项传统的砌筑技艺将墙体按原样修复。

  不仅老建筑需要修缮,曾经的鹏程社区基础设施薄弱,每到雨季,街巷路面甚至居民家中还容易积水。而且,空中还缠绕着杂乱的线缆,安全隐患大。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是街区修缮工作的重中之重。

  宁德市蕉城区蕉南街道鹏程社区党支部书记 周芸蕻:改造了排水、污水管道,解决了原来的路面积水问题。还有通过统一布线,整改了空中飞线,降低了这些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我们也拆除了违章搭盖。

  由于街区内不少古民居都是砖木结构,为此,在修缮过程中,工作人员还特别搭建了智慧消防平台。

  周芸蕻介绍,通过安装烟感、温感探测器,对街区内的烟雾、电路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火灾隐患,系统会立刻报警,值班人员可以马上赶往现场,最大程度预防火灾发生。

  如今的鹏程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修缮保留了古建筑的历史肌理,也提升了居民们的生活环境,既留住了乡愁,也延续了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不仅如此,修旧如旧的古建筑还被活化利用,通过非遗体验,拓展成文旅消费新场景。

  总台记者 彭雨佳:我现在在体验的就是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现场可以体验的还有国家级非遗畲族银器制作技艺,以及当地的特色非遗——根书。鹏程社区会不定期举行类似的非遗体验活动或者表演,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宁德市蕉城区蕉南街道鹏程社区党支部书记 周芸蕻:接下来,我们在保护的基础上还要引入汉服体验、文创商铺等新业态,让历史文化街区在被保护的同时,也能焕发出新生机。

  历史街区焕活新地标

  驿站升级民生温度

  浙江嘉兴是红船精神的启航地。从历史街区到功能复合的公共空间,嘉兴从住房、小区、社区、城区等多维度发力,让承载红色记忆的城市空间焕发新生,市民的幸福感也不断提升。

  总台记者 信任:来到浙江嘉兴,相信每个人都不会错过来南湖瞻仰红船的机会。这是中共一大纪念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启航的地方。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红船的对岸,曾经斑驳的工业厂房,现在已经蜕变为活力四射的城市新地标。红船精神不仅镌刻在纪念馆的展陈当中,更是流淌在这座城市勇于破浪前行的血脉里。

  与南湖红船隔水相望的旧厂房与仓储区,曾是嘉兴绢纺厂等老工业企业的聚集地,一度长期闲置。为此,嘉兴市启动“南湖天地”特色商圈更新项目,依托南湖红色文化底蕴,将旧厂区打造成集历史文化、商业活力、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浙江南湖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喆航:改造过程当中,我们既尊重嘉兴本地市民的诉求和愿景,还留下了嘉兴本土的特色和老百姓的珍贵记忆。让“南湖天地”体现出它的商业活力,能够吸引周边的游客和流量。

  这是在“南湖天地”的嘉绢记忆展馆,通过老物件、历史照片展陈,观众可以了解嘉兴绢纺厂的百年故事。曾在厂里工作多年的退休职工,如今成了展馆的志愿讲解员。

  市民 张琳:我是1999年来到嘉兴的,那时候这边全部是老厂房,有些地方是荒废的。改造以后空气特别好,而且绿化很好。像这么热的天,我们下午4点多从家里出发,围着南湖走一圈,路全部被树荫遮到了,基本上晒不到太阳,很舒服。

  除了打造新地标,城市生活的美好还来自各种细节。

  总台记者 信任:大家可以想象吗?像这样环境好的厕所竟然是嘉兴市区街边的公共厕所。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厕所,通过这个小的过道过来,它的隔壁就是当地市民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温暖驿站”。通过多年的升级改造,现在在嘉兴市区平均每2公里就有一个这样的驿站和3个公共厕所。

  在驿站里,居民不仅能歇歇脚、喝点水,还能上网、读书,或参加法律咨询、音乐沙龙等活动。分布于公园、街角、老旧小区旁的181座驿站,已成为居民日常的文化互动空间。

  市民 戴红芳:我主要是来看书的,书比较多。我们嘉兴虽然不大,但是生活得确实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