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医院专家号总是“秒没”?🌓

发布时间:2025-11-17 20:27:16 来源: 上观新闻

  

  急等着挂号看病,但网上的号放出来瞬间就没了,明明是第一时间挂号却怎么也挂不到,有患者反映,在辽宁沈阳几家大型三甲医院,特别是热门科室的专家号,出现了“挂号难”的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患者家属的经历。

  患者难挂号

  “黄牛”囤满手

  孙女士介绍,她的姑姑患有心脏病,想要从老家鞍山到沈阳的一家三甲医院就诊,孙女士和爱人梁先生却一直没有给姑姑挂上号。

  

  患者家属 梁先生:心脏病比较着急,正好赶上这时候有症状了,要是检查不上,等下回像咱们外埠的,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再检查了。

  网上抢不到号,夫妻俩决定到医院现场去挂号。但事与愿违,排队挂号的队伍很长,患者的诉求是想当天回去,夫妻俩十分害怕当天挂不上号。

  患者家属涂先生也有着相似的经历,今年夏天其母亲到医院就诊,发现肺部出现阴影,家人都很着急,想要抓紧作进一步的检查,但在网上始终挂不上号,于是决定直接到医院现场挂号,焦急的患者家属找到了在医院发小卡片的“号贩子”。

  

  患者家属 梁先生:从门口一直到里边挂号的地方都有人,发卡片问挂号不。

  这些号贩子隐蔽在医院人群中,向往来的患者及家属发送小卡片,声称可以提供“代办各科室预约挂号、预约检查”等服务。

  梁先生随便联系了一张卡片提供的“服务”相关人员,对方表示,除了正常挂号的钱以外,额外还要收300元。

  

  多花几百块钱,几位患者都顺利地在当天看上了医生,孙女士的姑姑得以在当天就返回了鞍山,涂先生的母亲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身体并无大碍。可对于医院门口的号贩子,患者家属们却情绪复杂。

  患者手上没号,为何“黄牛”却有?

  患者一号难求,号贩子的生意却“风生水起”,为什么患者线上线下都挂不上的号,号贩子却能掌握号源呢?这些异常的情况也引起了沈阳警方的注意。

  今年8月,沈阳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有医院的挂号系统出现异常访问的情况。

  

  沈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案件侦查大队民警 张帆:我们在侦查过程中发现,有的人身份证号码在医院的就诊数据中出现在不同的科室,正常人我们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一点非常可疑。

  办案民警调取相关医院的挂号访问日志与支付记录的数据,通过比对分析,一些频繁异常操作的可疑人员进入了警方视线。

  沈阳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治安工作行动大队大队长 董泽:

  2024年10月份我们公安机关侦办了一起“黄牛”倒号的案件,在此基础上,我们沈阳市公安局对这种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头看”,在工作中发现这种“黄牛”倒号乱象有反弹的情况,我们市公安局,抽调了治安、刑侦、网安等相关警种和单位成立专案组,立即侦办此案。

  经过近一个月的侦查,一个“抢号、囤号、盗号”的黑色利益链条逐渐浮出水面,涉及9个“黄牛”团伙、共计70余人。那么这些号贩子是怎么抢号的呢?

  掌握医院放号规律 组团围抢

  据警方侦查了解,有二十余名号贩子,大部分是医院的患者或者是陪护人员,通过长期在医院活动,逐渐掌握了医院放号的规律,并萌生了从中牟利的想法。

  

  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 胡博:他们以家族方式,召唤自己亲朋好友,主要是靠人多,另外他对放号的时间掌握得非常精准。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观察,很难掌握医院的放号规律。

  通过外挂软件入侵医院挂号系统 精准操控

  侦查中民警发现,有的号贩子为获取更多利益,在网上寻找软件开发者,让对方编写破解挂号系统的外挂软件,进行精准抢号。

  

  沈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案件侦查大队民警 张帆:这个软件可以嵌入到医院的挂号系统和付费系统。

  这种软件就是直接在自己个人电脑上设置好患者信息,要挂号的医院的科室和医生,然后就可以进行自动化抢号,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

  这个是正常挂号流程无法实现的。

  软件开发者将编写的外挂抢号软件卖给“黄牛”,“黄牛”利用软件抢占号源,再加价卖给患者。

  

  沈阳市公安局于洪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 陶洪飞:“黄牛”用金钱去驱使这个软件开发者给他研发软件,

  有个别软件开价达五六万元,他就用这个软件进行抢票,“

  黄牛”抢票后卖给患者,每个月能挣到一两万元,利益很大。

  还有的团伙利用俗称“按键精灵”的模拟器,自动点击预约挂号链接,“秒光”热门专家号。

  

  沈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案件侦查大队民警 张帆:他们使用专用工具,自动点击预约挂号的界面,平均一分钟可以达到200次到300次,这样计算一下就是平均0.3秒左右就能点击一次。

  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治安大队民警 侯宇航:同一个身份信息挂不同科室的号,不同医生的号,靠人为实现不了。他们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穿梭医院内外寻找目标 制造就医恐慌情绪

  据警方介绍,这些“黄牛”团伙组织架构清晰、分工明确,有购买软件的,有负责抢号的,还有负责拉客向外推销号源的,他们穿梭在医院内外,寻找目标拉拢聊天,并利用患者和家属急于就医的心理,制造恐慌情绪。

  

  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 胡博:作案的方式主要是首先在医院里边,看是不是有表现出焦虑,或者是没挂上号的患者,然后上去搭话,他说这个号平时非常难挂,本地人也很难挂上。有一些外地患者来了之后,特别急于就医,当天就想看上这个病,那么他就会要高价。

  一退一抢之间完成号源流转倒卖

  据民警介绍,号贩子会根据患者想要挂号的不同情况,加价几百到几千元不等,谈好价格后,他们将自己手里的号源退掉,再用患者的信息迅速抢票,一退一抢之间完成号源流转倒卖。

  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 胡博:甚至有一些癌症患者,已经是中晚期了,这个时候他可能不计成本,包括心态恐慌,这个号他必然会去买。

  而有些号贩子并不掌握资源,仅仅利用患者不了解医院情况,制造信息差,从中牟利。

  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 胡博: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这个号是可以抢到的,他刚到这个导诊台周边了解情况之后,就已经遇到这些号贩子了。

  所以说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就被这些犯罪分子蒙蔽了,很多人他是打的时间差,到医院之后还没有了解实际情况,

  就被他们“截获”了。

  金先生的父亲看病后需要住院进一步治疗,在号贩子的游说下,金先生多花了2500元钱让号贩子安排住院床位,等住进病房才知道被骗了。

  

  患者家属 金先生:号贩子骗人,他告诉你要等15天、20天的,但是实际上可能你真正排的话,三四天也就能住了。

  

  经核查,这些“黄牛”团伙在近6个月时间里,在沈阳的4家三甲医院累计抢号7500余次,非法获利达51万余元。今年9月,专案组奔赴广州、烟台、葫芦岛等地,展开收网行动,9个涉案团伙、75名涉案人员全部落网。目前,有10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65名违法行为人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分别给予行政拘留、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

  查堵漏洞从技术上加大恶意抢号难度

  沈阳警方的这次行动,有力打击了“黄牛”团伙,而守护公平就医底线,不能止于短期震慑,还要堵住“黄牛”作案手段背后的漏洞,实现根源性的治理。

  网上挂号,原本是方便患者就医的一个举措,却让号贩子钻了空子,对于那些急需就医的患者来说,只能被迫从“黄牛”手中买号,让患者在病痛折磨之上,再添一层无奈与愤怒。

  患者家属 涂先生:因为本来现在看病,国家这些政策医保各方面挺好的,

  但是现在让他们弄得看病挺难,不是说我们看不起,是我们现在看不上。我认可去排队还是什么都行,

  我们遵守一个秩序去做,但是他们现在把这个秩序给打乱了。

  

  打击“黄牛”不是“一阵风”,守护公平、透明、有序的就医环境需要各部门持续发力。沈阳警方根据这一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推动指导相关医院,升级挂号平台系统,加强技术防护能力,强化异常流量监测预警功能,从技术上增加恶意抢号的成本和难度。

  

  沈阳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治安工作行动大队大队长 董泽:我们加强了排查整治力度,通过视频巡查及时发现

  “黄牛”预警,首先由医院安保部门进行限期处置,进行驱离或者是法制宣传,两次以上的拒不离开,属地的派出所予以处理。

  对于在医院周边发小广告小卡片揽客的行为,治安部门也将及时进行打击。

  

  沈阳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治安工作行动大队大队长 董泽:我们网安部门还在网上督促互联网企业对这种网上发布的揽客信息予以清理,这样的话从线上到线下,我们达到了共同治理的目的。

  公平的就医环境,关乎民众最切身的利益,却被号贩子做成了一门生意,技术入侵,让这种破坏力成倍增长。治理抢号乱象,也需要彻底堵住技术漏洞,升级挂号平台“防火墙”,建立信用惩戒机制,实现根源性治理,斩断“挂号黑手”,让医院的号源回归“治病救命”的本质。

  (总台记者 张李彬 赵旭飞 刘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