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31 15:24:40 来源: 中华网
下好盘活存量的“绣花功夫”(微观)
在缅怀中唤醒记忆,在感受中传递真情,有利于点燃人们心中的精神火炬
近段时间,社交平台上掀起一股“与阅兵观礼座椅合影”的打卡风潮。原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后,有关部门根据丰饶金、城墙红、橄榄绿三色,对天安门广场观礼台放置的近5万把观礼座椅进行科学调配,将它们应用到学校礼堂、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及城市公共空间等多种场合,使其获得了富有意义的“二次生命”。
高效复用,彰显绿色节俭理念。在纪念活动筹备阶段,党中央明确要求,防止形式主义,力戒铺张浪费,确保既隆重热烈又务实简朴。从向群众借用礼宾车、和平鸽,到复用地毯、长城年号台等景观元素……物尽其用的每一个细节,生动体现了厉行节约、务求实效的价值取向。
绿色节俭,不意味着降低标准,而是要尽可能地提升实用效果。“水立方”变“冰立方”,五棵松体育中心实现从篮球到冰球的赛场转化……北京冬奥会充分利用存量场馆办会,避免大拆大建。第七届进博会鼓励展商在展台搭建过程中,采用简化和模块化设计,使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减少资源浪费。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有助于对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让“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
精准调配,展现城市治理智慧。北京首钢园接收的1508把观礼座椅,与园区工业遗存和现代风尚交融的气质相得益彰;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朝阳段共分配到100把观礼座椅,大多为橄榄绿,与公园整体的景观效果相协调;9000余把座椅被分配至多所大中小学,服务于典礼集会与日常教学……观礼座椅的“再就业”并非简单搬运,而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进行的科学规划、精细调配。细微之处,尽显盘活存量资源的“绣花功夫”。
相比于追求规模扩张,如今的城市发展更注重通过盘活存量,推动功能提升、空间优化。废弃矿坑变生态公园,老旧厂房变文创高地,闲置楼宇变创新空间……依靠技术赋能、场景重构和生态重塑,找到新的突破口,完全可以盘活这些“富矿”,将“闲置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润物无声,厚植群众家国情怀。纪念活动当天,无数群众通过屏幕感受历史时刻。随着观礼座椅进入各种生活场景,每一次休憩、打卡拍照的时刻都是重温纪念活动、厚植爱国情怀的契机。
从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到进一步讲好已有文物背后的故事,再到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在缅怀中唤醒记忆,在感受中传递真情,有利于点燃人们心中的精神火炬,激发全社会的爱国情怀与英雄精神。
近5万把观礼座椅重新“上岗”,折射发展理念、治理智慧,也承载集体记忆、家国情怀。面向未来,我们要充分用好纪念活动激发的强大正能量,持续用好纪念活动这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如此,方能将活动所激发的自信心、自豪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奋斗,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徐雷鹏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31日 第 09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