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2 07:15:07 来源: 浙江日报
中新网巴西贝伦11月12日电(记者刘文文 王高飞 林勐男 陈天浩 林春茵)当地时间11月10日,“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举行。
本次边会聚焦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助力COP30议程顺利推进。会议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新闻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联合国秘书长气候行动和公正转型特别顾问赛尔温·哈特、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等出席边会并致辞。COP30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主持边会致辞环节。
图为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发表致辞。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黄润秋在致辞中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谋划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努力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治理作出新的贡献。
图为COP30中国代表团团长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主持边会致辞环节。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李高表示,作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中国始终坚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同各方一道,切实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尽所能、团结协作,为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注入智慧与力量。
图为西蒙·斯蒂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发表致辞。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斯蒂尔认为,中国始终是全球气候行动的基石。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通过南南合作机制深化发展中国家间气候协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积极践行对话承诺,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图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发表致辞。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在安德森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在这一理念引领下,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全球引领力:如电动汽车领域产销量均位居全球首位、单位 GDP 能耗持续走低、碳市场建设蓬勃发展等,诸多成就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经验。
图为联合国秘书长气候行动和公正转型特别顾问、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赛尔温·哈特发表致辞。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哈特表示,COP30注定、也必须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转折点。《巴黎协定》实施的首个十年已充分证明,应对气候危机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全球已取得巨大且卓越的阶段性进展。未来十年,国际社会必须采取更为有力的重大行动,才能让全球气候治理重回正轨。
图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发表致辞。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刘振民表示,今年恰逢《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也是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第五年。9月24日,中国宣布新一轮自主贡献目标,首次明确碳达峰阶段后全经济范围、全温室气体净排放下降等一揽子重大举措,向国际社会释放了中国坚定不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强烈信号和强大定力。
主旨发言环节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裴晓菲主持。气候变化全球适应中心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费尔科延,美国环保协会总裁柯瑞华,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首席执行官劳拉·克拉克,世界资源研究所全球业务和国家行动执行董事阿德里亚娜·洛博,马里兰大学教授、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前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办公室杰出高级顾问内森·赫尔特曼等从多元视角分享了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深刻见解,充分展现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深化全球气候治理的前瞻性思考与战略格局。
图为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裴晓菲主持主旨发言。(中国角供图)
图为气候变化全球适应中心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费尔科延进行主旨发言。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图为美国环保协会总裁柯瑞华进行主旨发言。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图为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首席执行官劳拉·克拉克进行主旨发言。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图为全球业务和国家行动执行董事, 世界资源研究所阿德里亚娜·洛博进行主旨发言。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图为前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办公室杰出高级顾问内森·赫尔特曼进行主旨发言。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圆桌对话环节由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主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伯格洛夫,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副所长盛磊,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全球公共事务总监皮埃尔·卡内,马拉维财政部首席经济学家Andrea Mjuma,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第三世界网络负责人米娜·拉曼,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英气候政策对话项目主任郭江汶, 斯坦福大学自然资本项目中心高级科学家、杜尔可持续发展学院研究员朱梦曳等九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绿色外交、能源转型、气候减缓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图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主持圆桌对话。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图为圆桌论坛环节嘉宾合影。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图为圆桌论坛环节嘉宾合影。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春茵 摄
“绿色转型与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主题发言环节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胡军主持。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毛东利,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赵子杰,马鞍山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永红,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锋,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游亚林等五位来自地方政府与企业的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推动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图为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毛东利进行主题发言。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图为马鞍山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永红进行主题发言。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图为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赵子杰进行主题发言。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图为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锋进行主题发言。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图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游亚林进行主题发言。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图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胡军发布报告。中国新闻网记者 林勐男 摄
图为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发布报告。(中国角供图)
边会期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胡军发布《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通过丰富实践案例,解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层内涵,直观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步伐。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清晰地呈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战略布局。
边会旨在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故事,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积极进展,提振全球气候治理信心。为配合此次边会,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出品了公益歌曲《只此青绿中》,于11月10日当天全球发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