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1 06:56:49 来源: 南方周末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 徐婧 陈杭)7月23日至29日,北京遭遇了极端强降雨,密云、怀柔、平谷、延庆等北部山区突发山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洪涝灾害共造成30余万人受灾。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在31日举行的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31日12时,北京因灾死亡44人,失踪失联9人,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失踪失联人员中有4名是一线抢险救援的村党支部书记。
今年以来北京累计降雨较同期偏多67%
夏林茂介绍,今年以来,北京累计降雨539.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7%。6月1日以来,累计降雨432.7毫米,比常年同期增多75%。本轮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平均降雨量密云区366.6毫米、平谷区347.9毫米、怀柔区230毫米,期间极端强对流天气极为罕见,上述地区局地降水量达到500毫米以上,其中密云郎房峪达到573.5毫米,怀柔东峪最大小时雨强达到95.3毫米。强降雨形成山洪,叠加上游来水暴涨,破坏力极大。
强降雨给密云水库的调度运行带来很大压力。26日21时,入库流量由每秒的569立方米开始急增,6小时后达每秒6550立方米,进而水位达到155.59米,蓄水量达到36.3亿立方米,这些指标都是历史极值,危及水库安全。
北部山区312个村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夏林茂表示,北京北部山区中的40个乡镇、312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在此次极端强降雨过程中损毁严重。据初步统计,在交通设施方面,主要受灾区公路受损756公里,桥梁受损242座,25个乡镇、90个行政村出行受阻;电力设施方面,6条10千伏供电线路、93条支线受损,213个村断电;通信设施方面,72条光缆受损、820余公里通信线路受损、1971个基站退服,16个乡镇、69个村通讯中断;水务设施方面,379处供排水设施、344公里供排水管网受损;水利工程方面,33座水库、101座塘坝、30余条河道、340公里堤防、38处水文监测设施不同程度水毁。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30余万人受灾。
入汛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连续部署防汛救灾工作,针对此轮强降雨,持续加强气象会商研判,多次调度防范应对工作。26日晚突发强降雨,受影响的区域快速发布红色预警,并启动一级响应,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公众防护指引。
北京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救援抢险救灾工作,迅速组织力量转移群众10.4万人,全力搜寻被困和失联人员、营救受困群众5400余人,积极救治伤亡人员,目前相关救援仍在持续进行中。
北京及时启动央地、军地协同联动机制,协调中部战区、北京卫戍区、武警部队和安能集团等央企,调集兵力和大型机械设备参与抢险救灾。其中,6000余名部队官兵和消防指战员投入防汛抢险工作;制定周密工作安排,稳步加大泄洪流量,持续加强对水库大坝、下游河道堤防等部位的监测和巡查,在密云水库泄流河道沿线64座桥梁两端双向部署警力,针对密云宁村新桥险情,紧急在桥上及河堤设置围堰,确保密云水库和下游群众安全。
目前,密云水库还在持续泄流,还需继续加强上游来水监测和评估,及时科学调整泄流方案,做好河道沿线巡查管控。
所有受灾行政村已实现应急供水
夏林茂称,北京全力做好转移安置等救灾救助工作,尽快恢复受灾地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目前,424条阻断的乡村公路中已抢通364条,力争在31日干线公路全部抢通;所有受灾行政村已实现应急供水;213个断电行政村已恢复供电105个;72条损毁通信光缆已恢复23条,1971个退服基站已抢通基站638个。
转移安置方面,利用体育馆、学校、保障性住房、村委会等场所,集中安置受灾群众。紧急调拨15类30万件日常生活和抢险救灾物品,配备医护人员和相关药品;灾后防疫方面,对87个重点区域开展消毒工作,消杀总面积达到162万平方米。
力争8月2日实现全面“四通”
夏林茂介绍,北京将做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加快推进受损房屋修缮,确保群众安全顺利早日回村回家,全力保障生活物资,照料好特殊困难群体。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开展遇难人员家属的心理疏导。
北京将加快损毁基础设施抢修。加快受损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设施恢复,力争8月2日实现全面“四通”;加强对受损山体、河道等关键设施和部位的拉网式排查,严防发生各种次生灾害;加强受灾地区垃圾清理、渠道清淤、环境整治、消杀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同时,持续做好防汛应对。目前还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针对这轮强降雨发现的问题,持续抓好各项防汛措施落实。
北京还将全力推进生产经营恢复。抓住农时窗口期加快恢复生产,最大限度降低受灾减产影响。加强对因灾停工项目、停产企业的政策帮扶,协助复工复产;做好受损房屋、车辆等资产统计,及时开通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通道,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抓紧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恢复重建总体方案,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围绕恢复提升目标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发挥好军地协同、央地协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建合力。
夏林茂表示,本次灾害损失大、伤亡多,北京在树立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方面还有差距,对极端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不足,防灾减灾预案编制不够完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存有短板,将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