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0 17:47:03 来源: 悦文天下
中国黄金协会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黄金消费量682.730吨,同比下降7.95%。
与黄金消费量下降趋势不同的是,全球央行普遍还在增持黄金,前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总量达634吨。
黄金消费量下降,是消费者不买单了吗?央行连续增持背后有何深意?
首饰需求遇冷,投资与工业用金增长
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下降最多的是消费黄金首饰,前三季度同比下降32.50%。
但不同品类表现分化显著。同期,金条、金币、工业及其他用金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金条及金币同比增长24.55%。
据分析,轻克重、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仍保持较强市场吸引力,销售情况较好。金条需求仍然旺盛,地缘冲突加剧与经济不确定性使得黄金避险保值的功能进一步凸显。电子、新能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用金需求稳步回升。
从供给端来看,前三季度,黄金行业一批具备战略意义的重点勘查、开发项目稳步推进。
比如辽宁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有望成为继山东胶东金矿之后中国又一个世界级金矿;中国超深矿井建设技术实现里程碑式突破,三山岛金矿副井井筒工程安全顺利落底,最终深度锁定2005米。
央行持续增持,未来或仍是大方向
另一方面,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总量达634吨,虽低于过去三年的异常高位数值,但仍显著高于2022年之前的平均水平。
我国官方数据也显示,10月末我国黄金储备环比增加3万盎司至7409万盎司,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尽管增量连续第8个月处于低位,但仍符合市场预期。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10月美联储继续降息,美国政府持续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施加压力,加之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带动当月国际金价继续上涨。这就导致10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降至2024年11月恢复增持以来的最低水平。
谈及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的原因,王青认为,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认为,当前,通过增加黄金储备有助于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分散美元资产占比过高的风险。
王青指出,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这样来看,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