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进博会)许多新西兰企业从“试一试”变为“年年来”🌍

发布时间:2025-11-07 14:37:17 来源: 楚天都市报

  

  中新网上海11月7日电 (记者 韩辉)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正在上海举行,新西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和志耘再次以“老朋友”的身份走进“四叶草”。

  “今年进博会规模更大、亮点更多、国际影响力更强。”8年来,和志耘亲历了进博会从初创到成熟的蜕变,也见证了无数新西兰企业通过这一平台扎根中国、辐射全球的成长历程。

新西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和志耘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受访者供图

  和志耘表示,进博会已从单纯的商品进口展,跃升为“市场相遇、产业相融、规则互鉴”的全球性平台。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关于高水平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讨论,为各国企业提供了思想碰撞与合作探索的空间。

  “年复一年的参展热情,背后是国际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和志耘指出,新西兰企业通过进博会不仅收获了订单,更与中国市场建立了长期纽带。“许多会员企业每年都能签下数千万的订单。这种实实在在的成果,让他们从‘试一试’变为‘年年来’。”

  和志耘特别提到,组委会为国际展商提供的签证、通关等便利化措施,进一步释放了进博会的“磁石效应”。

  今年,新西兰馆携手37家展商再次以“品味新西兰”为主题亮相进博会。“品味新西兰”专题展台汇聚了天然保健品、优质肉类、宠物食品、日用消费品、酒水饮料及海产品等多元品类。

  和志耘认为,这些产品不仅展现新西兰“纯净天然”的产业优势,更精准对接了中国消费升级的需求。

今年,新西兰馆延续“品味新西兰”主题,携手37家优质展商联袂亮相进博会。新西兰贸发局供图

  他举例说,新西兰牛羊肉、乳制品和保健品,因品质卓越成为采购商争相签约的焦点。而旅游业与教育产业也通过进博会与中国市场深度对接,探索“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路径。

  如何通过进博会实现从“展品”到“投资”的转化?和志耘结合自身实践举例说明:2019年,新西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山西省贸促会签署协议,互设代表处,帮助会员企业与山西企业签下3000万元的采购订单。

  他表示,进博会的意义不仅在于短短6天的展览,更在于全年持续的产业链对接。“我们必须提前数月进行宣传和动员,展会结束后继续做好跟踪服务,才能让合作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近年来,和志耘走访了中国多个城市,对各地营商环境的优化深有感触。“中国地方政府在绿色经济、高科技产业、民生工程等领域积极发力,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高效的服务。特别是对民营与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态度,让投资者倍感安心。”他认为,这种“亲商、重商、护商”的氛围,正是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生动注脚。

  作为兼具商贸组织与侨界社团双重身份的机构,新西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在促进新中关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和志耘出席2025“侨连五洲沪上进博”主题论坛活动。受访者供图

  “我们既是两国政策的‘解读人’,也是会员企业的‘娘家人’。通过组织交流活动、解读政策法规,帮助企业在合规经营中把握机遇,同时传递侨胞爱国爱乡的情怀。”和志耘说。

  谈及“十五五”时期,和志耘充满期待。他说:“中国表示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升级。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海外侨胞可以发挥资金、技术与人才优势,为中外科技合作注入‘侨动力’。”

  “在中国投资,回报最安全、最稳定、最可持续。进博会的故事,正是中国与世界共享未来的故事。”和志耘呼吁国际企业紧抓中国机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