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8 20:20:53 来源: 红网
中新网兰州7月18日电(刘玉桃 杨艳敏)盛夏季节,走进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灌区,直径2米、深3米的圆形钢桶泵池沿渠道整齐排列,一个小泵池可以满足200亩耕地灌溉需求。“泵池内置超声波感应测控浮球,水位高于2.5米自动停止进水,低于1.5米自动断电关泵。过滤后的地表水可以精准滴灌至作物根部。小小泵池,结束了几十年来使用机井大水漫灌的纯井灌溉历史。”高台县骆驼城水资源保护利用所所长李韬介绍说。
骆驼城属纯井灌区,也是地下水重点管控区,一直以来,水资源储量匮乏、超采治理难度大。加之当地所在地大部分处于文物保护区或文物控制地带,水库、塘坝这一类的大型水源工程受文物保护限制,没有办法实施。为此,当地在水源置换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在充分吸收民间智慧、整合优化设计以后,建成“港湾式”泵池。
李韬说,“港湾式”泵池就是沿渠道修建的“微型”调蓄水池。泵池置换地下水,提高地表水利用率,压减地下水开采量,为超采治理探索了“新路子”。而且不占农户耕地,化解土地资源紧张的难题,也保障了水利灌溉功能的高效发挥。
2024年,当地新建“港湾式”泵池84座,控制灌溉面积1.6万亩。“港湾式”泵池的水源主要来源于上游的黑河西总干渠,以及近年沿黑河西总干渠建成的山水河水库和骆驼城调蓄池,总库容达到了350万立方米。泵池将这些水通过净化过滤后,输送至机井原有灌溉系统,达到地表水置换地下水的目的。过去浇1万亩地要建10亩大的蓄水池,现在只需要50个泵池即可。
“家里20多亩地,往年浇水时,人都要守在跟前,现在一个电话,所里的人就把水浇了,而且水质较好,水里没有泥沙、树叶等,通过精准滴灌,一亩地浇一次水能省10块钱左右,省时省力省钱。”正在玉米地里浇水的骆驼城镇农户张洪钧说。
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地势平坦,光热水土资源富集,农业基础较好,是传统农业大县。同时,高台也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112.3毫米,而年均蒸发量却达1976毫米,农业亩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有511立方米,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9%,灌溉需大量抽取地下水,因此地下水严重超采,超采区总面积452平方公里,超采治理难度极大。
高台县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任续德春表示,这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台水资源刚性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政府深入镇村,对节水项目建设、各类农作物实际用水量等方面进行详细调研。
2024年,高台县因地制宜创新提出修建“港湾式”地表水泵池置换地下水措施,在骆驼城修建“港湾式”泵池55座,亩均单次用水量由70立方米下降到45立方米,用电量由22度下降到6度,灌溉时间由1个小时缩短为半小时,55座泵池控制灌溉的1.1万亩耕地,2024年比2023年少用地下水180万立方米。
“通过去年一年的试运行,我们发现港湾式泵池存在过滤系统不完善、过滤不充分等问题。为此,今年我们在每个泵池又投资2万元,改造过滤系统,形成‘4层机械拦污珊+2套精细过滤器’组成的双重过滤系统。”李韬说,“目前夏灌已完成3个轮次,通过实践验证,这套过滤系统完全满足地表水滴管的要求。”
日前,据甘肃省水利厅最新一期通报数据显示,高台县2025年第一季度地下水位变幅较去年同期上升0.25米,这是高台县地下水位变幅首次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实现上升,表明该县在超采区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
下一步,高台县将聚力优配水、抓节水、保供水、防水旱,高站位谋划实施项目、高水平系统治理超采、高标准打造智慧样板、高效率服务“三农”发展,打造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新标杆,为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水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