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7 01:46:43 来源: 房天下
中新网武汉11月6日电 (余哲)从1988年的农田阡陌,到如今全球最大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又称“中国光谷”)以光电子产业为笔,在518平方公里土地上,完成从“一束光”到“一座城”的蜕变,绘就200万人口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图景。
图为武汉光谷广场地标“星河”雕塑灯光璀璨。 张璨龙 摄
温情治理筑牢民生底盘
近日,左岭街道智苑社区、花山街道兰园社区双双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成为光谷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
“再也不怕住养老院见不到家人了。”77岁的何金明在智苑社区养老照护中心接受照护时,老伴每日下楼就能送热汤。这个国企棚改社区里的200余平方米照护中心,串联幸福食堂、乐享学堂,形成“照护—用餐—社交”服务闭环。
老龄化率达25%的兰园社区里,500余名“兰精灵”志愿者推行“1:5服务法”,退役军人“夜莺巡逻队”巡夜超1000晚,“时间银行”让社区养老资源高效循环。
与此同时,光谷医疗保障同步升级:现有4家三甲医院,每千人床位数超国家平均水平,24小时智能药柜全覆盖;2026年光谷人民医院等投用后,每千人口床位将达8张,15分钟社区医疗服务圈加速建成。
教居双擎绘就宜居画卷
产城融合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光谷以教育扩容提质与人居环境升级为双引擎,打造“学有优教、居有宜居”的优质生活生态圈。
针对35岁以下人群超七成带来的学龄人口激增,光谷深化“教育集团化”战略,引入华师系、华科系优质资源,今年新增10所学校、1.4万个学位。807名新引进教师中近四成是硕士,近10年公办普高上线率提升26个百分点,教育实力跻身武汉上游。
在人居环境方面,光谷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与生态建设,生态布局不断扩容。3年建成28个口袋公园,哲学公园从荒园变“遛娃乐园”;10公里中央生态大走廊串联12个社区与8所学校,绿道覆盖200余种鸟类栖息地,实现“推窗见绿、出门遇景”。9公里低空物流航线落地,覆盖区域内无人机10分钟即可让市民享受光谷中心城热门商圈商品“从天而降”的便利。
图为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中央球场座无虚席。 张璨龙 摄
商娱赋能激活城区活力
“以前看演唱会要赶去汉口,看顶级赛事得跨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家住金融港的陈阳说。数据显示,光谷30岁以下消费群体占比超全市平均,本地消费率达80%,已蜕变为“文化+体育+科技”活力新城。
今年10月,武汉网球公开赛在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举行,全球120名顶尖球员参赛。15000座的中央球场不仅承接武网,更常年举办体育嘉年华,吸引千余市民竞技。近三年,38位明星在光谷举办54场演唱会,几乎月月开唱、场场满座。今年上半年光谷营业性演出达550场,覆盖小剧场、脱口秀等多元形式。
随着商业布局的持续升级,新开业的KIC PARK创新天地商业公园办艺术展、音乐节,京东MALL打造科技潮购空间,大悦城借空轨优势办汉服市集。年底联投花山河等商圈投用后,光谷大中型商业设施将达260万平方米;2026年华润万象城等9个商业项目投用后,新增商业面积超70万平方米,光谷正从2008年“无商业”历史迈向多元业态新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