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4 21:28:39 来源: 安徽网
中国服务机器人何以在全球脱颖而出(国际论道)
在欧洲家庭的庭院中割草,在北美酒店的泳池里自动清污,在日韩的餐厅里担任上菜回盘的“服务员”,在全球多国的家庭中出色完成扫地拖地等清洁工作……随着中国机器人产业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更新,中国服务机器人正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化、定制化的生活服务。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中国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3.8%,达到约121.6万台。中国服务机器人何以在全球脱颖而出?外媒聚焦中国服务机器人走向全球的内生动力和发展前景。
获得海外消费者喜爱
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则将服务机器人细分成为个人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机器人,如家用清洁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和用于商业或公共服务场景的机器人,如医疗机器人、物流机器人、餐饮服务机器人等。
外媒关注到,中国服务机器人获得海外消费者喜爱。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近日报道,中国制造商积极在发达国家拓展服务机器人市场,这些机器人可以承担送餐、配送等任务。作为服务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日本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是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另一家龙头企业,如今也正加紧拓展海外市场。中国国内供应链完备,中企有效利用这一优势,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在日韩市场,中国服务机器人尤其受到消费者欢迎。美国国际数据公司此前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出口额达15.1亿元人民币,其中62.5%销往日本和韩国。以最常见的扫地机器人为例,2024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501.4万台,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近50%。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称,在日本家用扫地机器人市场,中国企业正在逐渐崛起。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如今,中国企业瞄准高端产品市场,其中扫地机器人企业石头科技在韩国市场占据压倒性的第一位。报道援引顾客的话说:“中国产品不仅价格实惠,性能还很不错。”
构建开放AI模型生态系统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开拓的势头更为显著。”《日本经济新闻》网站在报道中分析,这一现象的背景因素在于,发达国家人力成本上升且劳动力短缺,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日益高涨,而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已建立完备的供应链。得益于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许多中国服务机器人的半导体和传感器等大多数零部件都产自中国。另外,在中国能够采购到性价比更高的零部件,这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中国服务机器人何以在全球市场脱颖而出,外媒聚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整体生态。
“机器人早已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成为常见的存在,而且它们也被赋予了学习能力。”西班牙《先锋报》刊发西班牙社会学家曼努埃尔·卡斯特利斯文章称,中国有关部门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得到广泛响应。中国政府相信,必须在关键的新技术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些技术能将其他创新技术及其应用相互关联,并即时与人类活动进行互动。
西班牙《机密报》网站报道分析,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进行投资,涵盖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多个领域。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大型中国科技公司试图跟上硅谷大型科技公司的步伐。与此同时,政府多年来一直在投资高校、研究机构和初创企业。这些投资正在帮助构建一个开放的人工智能模型生态系统,并促进工程师和人才的流动。
打造适应性更强的机器人
据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估计,随着技术进步,到2050年,将有8000万个人形机器人被用于服务家庭。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预测,随着机器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服务机器人应用领域正不断扩大至餐饮、医疗、教育、养老等多个行业。今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50亿元人民币。
“比如你想喝茶,机器人知道去哪里取茶,知道去哪里取热水,以及如何把热水倒进杯子里,为你泡茶。我们吃完饭后,希望机器人能为我们清理所有的盘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报道中援引中国服务机器人研发公司、智平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郭彦东的话,设想未来服务机器人应用的场景。“我们需要很多数据来培训机器人,让它们具备工作常识。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个为他们服务的机器人。”郭彦东说。
中国服务机器人未来还有哪些突破点,可能给全球消费者带来哪些惊喜?外媒试图从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寻找答案。
日本《朝日新闻》在报道中援引欧睿国际咨询公司的报告称,依托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主要制造商仍在持续大力投资日本市场。其研发速度奇快,未来很有可能会继续在日本市场上攻城拔寨。
美国科技媒体Gizmodo网站关注到,机器人足球联赛总决赛近日在北京落幕。尽管这看起来像是一场营销活动,但这场比赛是真实的,并且是中国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其理念是将体育作为试验场,以打造更智能、更稳定、适应性更强的机器人。根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700亿元人民币。为此,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投资初创企业,并出台更多公共政策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本报记者 高 乔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14日 第 10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