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2 07:32:07 来源: 新京报
文/冯玲玲
在英国街头,一位驾驶中国品牌汽车的车主正用英语与车载系统进行流畅对话,导航、音乐、空调调节一气呵成;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智慧教室,教授头顶的麦克风将授课内容清晰传递到教室每个角落;在东南亚市场,一款中国扫地机器人用流利的当地语言与用户互动,成为智能家居新宠——这些场景都与一家中国企业密切相关。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民企破浪记”本期解锁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这家专注于智能语音交互的中国企业,不仅没有收缩战线,反而加速了出海步伐。
用声音“闯”世界
“真正领先的技术是无国界的,它应该服务于更广阔的市场。”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始兴的这句话,道出企业出海的决心和底气。
作为国内领先的对话式人工智能企业,思必驰深耕语音交互领域十余年,实现了从感知到认知、从算法到芯片的全链路技术布局。
截至目前,在智能汽车领域,思必驰与全球60多家知名汽车品牌合作,AI语音交互系统累计“上车”超1500万辆;在智慧物联领域,合作客户近200家,覆盖家电、消费电子等多个细分市场。
就智能汽车领域而言,思必驰服务了梅赛德斯-奔驰、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等海外/合资品牌,并为比亚迪、五菱、长城、智己、速豹等中国车企的海外业务提供了AI语音交互技术。
思必驰自研的AI多语种语音交互系统支持英语、泰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越南语、俄语、西班牙语、挪威语、印尼语等多种语言。如今,搭载该系统的中国汽车正驰骋在东南亚街头,穿梭在欧洲城市,这套系统支撑着导航、娱乐等多样化、场景化的语音服务。而这些生动场景,正是中国AI技术走向世界的坚实足迹。
高始兴说,“以内养外”的协同效应让思必驰的出海之路走得更稳。国内庞大的市场为技术提供了规模化验证场景,从智能家居的千万级设备到汽车座舱的复杂交互,成熟的解决方案被不断打磨优化,这种深厚积累为思必驰的全球之旅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出海之路并非简单复制国内方案。针对不同地区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习惯,技术团队对产品进行了深度优化。
例如,在东南亚市场,系统需要适应多语言混杂使用的场景;在欧洲市场,则要兼顾各国民众的语音习惯和表达方式。这种精细化运营,让思必驰的技术在全球市场具备了更强适应性。
两条腿走出的全球化路径
据高始兴介绍,思必驰的出海战略采用独特的“双轮驱动”模式,这不仅是一种商业策略,更是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生存智慧。
一方面,是“跟随出海”——伴随着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步伐,提供可靠的智能语音技术支持。
追觅扫地机的土耳其语、希伯来语语音方案,中国某手机品牌在东南亚、欧洲、拉美市场的语音交互,都是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这些中国品牌在出海过程中,迫切需要能够理解当地语言文化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思必驰恰好填补了这一需求空白。
另一方面,是“自主品牌出海”——将自有品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思必驰的麦克风音箱系列、吸顶麦克风系列等智慧办公产品,已成功进入欧美、中东及新加坡等市场,并与多家国际知名Pro AV集成商和经销商达成了战略合作。
“这种双线并进的策略,不仅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风险,更实现了从‘技术输出’到‘品牌输出’的跨越。”高始兴说。
在出海过程中,差异化布局是突破市场壁垒的关键。思必驰会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调整产品功能,让AI技术真正“懂”市场。
在2025年的NexTech Week东京人工智能展和美国InfoComm展上,思必驰天琴车载语音助手、AI会议办公音视频产品等频频引发关注。
海外合作伙伴发现,这家中国企业不仅能提供技术产品,更能理解本地需求。就AI会议办公产品而言,为欧洲客户定制的多语种音频识别功能,为中东市场优化的AI音频降噪算法,都体现着思必驰“深度本地化”的经营哲学。
中国技术赢得世界信任
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技术标准差异、文化理念不同、数据安全合规要求,都是横亘在思必驰面前的难题。
思必驰的破局之道,是构建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与上汽通用五菱联合成立的智慧语音实验室,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语音交互技术、AI芯片等方面构建全链条研发体系。这种“创新联合体”模式,确保了技术方案与车型平台、海外用户习惯的无缝对接。
更关键的是,思必驰高度重视国际合规,获得了TISAX AL3最高等级认证,拿到进入德系车企供应链的“网络安全准入证”。同时,思必驰为梅赛德斯-奔驰打造的语音平台项目通过了Automotive SPICE(ASPICE)2级能力认证,标志着其汽车软件研发能力达到国际标准。
这些资质不仅是一张张“通行证”,更是国际伙伴对中国技术信任的基石。思必驰成为梅赛德斯-奔驰的第一家中国对话技术供应商,并与奥迪合作多款车型,为其提供全链路语音交互系统。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智慧教室项目中,思必驰曾面临一个特殊挑战:教室层高仅2.4米,远低于常规安装层高。技术团队部署的吸顶麦克风MC10凭借自研的自适应算法优化和128个内置麦克风阵列,在极限高度下实现了8米有效拾音半径,保障了拥有108个座位的大空间教室能够清晰拾音和扩声。这个成功案例,让思必驰在海外教育市场打开了新局面。
中国AI的全球机遇
展望未来,高始兴对海外市场充满期待。
他表示,思必驰将继续深化“双轮驱动”出海模式,一方面依托AI多语种技术助力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另一方面将自主品牌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在技术研发上,思必驰将持续加强全链路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和大模型的投入。特别是在多语种处理方面,采用MoE(混合专家系统)架构对多语言数据进行训练,该架构能够对不同语言的语音特征进行精准区分和建模。同时,融合文本大模型的多语言能力等,系统提升响应的准确性与文化适应性。
在业务拓展上,思必驰将深化与海外集成商及合作伙伴的战略协作。通过参与全球顶级行业展会,持续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当前,中国AI企业出海既面临算力部署、文化差异等挑战,也拥有巨大的全球市场机遇。
据业内分析,全球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其中海外市场空间广阔。这个巨大的市场空间,正是中国AI企业出海的最大动力。
思必驰的实践表明,坚持“技术自信”与“深度本地化”,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破浪前行的双桨。从智能汽车到智慧办公,从技术输出到自主品牌产品出海,思必驰的全球化旅程正是中国民企韧性成长的生动写照。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出海道路上,中国AI技术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世界听见中国创新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