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30 22:31:26 来源: 猫眼电影
中新网赤峰7月30日电 题:千年狩猎投掷技艺绽放现代赛场
中新网记者 奥蓝
30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最后一场竞技比赛,布鲁掷远比赛的比赛现场,数十名运动员和裁判员、志愿者们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为比赛做着各种准备。
布鲁,蒙古语,意为投掷的棍棒,是蒙古族猎人狩猎和防身的武器,后衍生为蒙古族民间体育竞技和健身娱乐活动,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布鲁象征着对勇敢和力量的崇敬,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很流行。2014年,布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布鲁比赛分为掷远和掷准两种:掷远以投得远、不出界为胜利;掷准则以投向目标、直接或间接击中目标的数量多少来决定胜负。如今这两项内容都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竞赛项目。
当日布鲁掷远比赛现场,氛围很是热烈。运动员们挑选好布鲁后,活动着肩关节走入场地,之后助跑将布鲁投掷出去。参赛的运动员高矮胖瘦不一,有的投掷时还会大声呐喊。布鲁掷远比赛用的布鲁,重量为700克,形状像一把镰刀。而之前完赛的布鲁掷准比赛上,所用的布鲁重量为500克。
“布鲁掷远需要技巧和绝对的力量。技术动作是基本功,赛场上更考验的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耐心和耐力。”呼伦贝尔市代表团布鲁项目教练登金巴特尔介绍说,这次来参加比赛的都是老将,职业有老师、警察等。
“有技术,还要靠爆发力。”通辽市代表团布鲁项目教练崔平解释说,布鲁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运动。掷远时投掷角度很关键,之后再发力将布鲁远远投出去。“很像标枪运动。”
通辽市是布鲁的发源地之一,崔平已经连续4届代表通辽市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布鲁项目。他之前是运动员,今年首次以教练身份参赛。崔平出身于布鲁世家,如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布鲁的旗(县)级传承人。
“布鲁以前就是农牧民放牧打猎用的。掷准的布鲁用来打地上跑的动物,掷远的布鲁用来打天上的飞禽。”崔平笑着告诉记者,以前草原上的牧羊人都是打布鲁的好手。“我们这次参赛的5名队员,是从30多人中选拔出来的,有上班族,也有农牧民。”
“这不仅是一个竞技项目,还是一项传统文化。”登金巴特尔是一名射箭馆的老板,他有些遗憾地告诉记者,在呼伦贝尔,布鲁竞技还是一项挺小众的运动。
而在崔平的家乡,布鲁的普及度则高很多。崔平告诉记者,那达慕、赛马节、老人过寿等场合总会有布鲁比赛,他还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小学,带孩子们感受布鲁的魅力。“我在学校中,还发现了几个打布鲁的好苗子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