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北海沃野“丰”景 满目金黄🔱

发布时间:2025-11-13 18:33:21 来源: 极目新闻

  

  中新网北海11月13日电(陈文宝)初冬,广西北海市海城区高德街道赤西村的千亩稻田里,满目金黄,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农户们紧随其后,将一袋袋沉甸甸的稻谷搬上运输车,汗水虽浸湿衣衫,却掩不住满脸的丰收喜悦。

图为金黄色的稻田(无人机照片)陈文宝 摄

  “你看这谷粒多饱满。今年我家种了3.5亩水稻,预计能有将近1500公斤稻谷。”赤西村村民庞贵华说,现在种地有补贴政策,还有农技人员经常下田指导,从选种到防病,都给他讲得明明白白的,心里就有了底。

  这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是海城区今年粮食生产的生动注脚,背后是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海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龙光坤介绍,该区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稻谷生产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今年已完成近11000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发放金额95万余元,惠及近3000户农户,有效激发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同时通过扎实推进“非粮化”和撂荒地整治,稳住了粮食播种面积。

图为农户在收获稻谷。陈文宝 摄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海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李远珍介绍,今年海城区重点推广了合理密植、节水灌溉、统防统治等高产高效技术,已完成测土配方施肥1万亩次,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超5000亩次。这些技术措施的组合应用,让粮食生产实现了从追求“量”的增长向“质”与“效”的并重提升。

农机在稻田里作业。陈文宝 摄

  在稳产提质的同时,海城区通过宣传培训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并建立完善的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此外,该区大力推广秸秆还田、饲料化等综合利用模式,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7%以上,实现了耕地质量的稳步提升。

  赤西村粮食种植户陈德南说:“以前种地离不开化肥农药,现在通过农技培训学了绿色种植技术,用药用肥少了,成本降了,种出来的粮食也更受市场欢迎。”(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