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全运会)广州天河织就超大城市核心区安全韧性网护航十五运会🅾️

发布时间:2025-11-08 03:43:15 来源: 北京商报

  

  中新网广州11月7日电 题:广州天河织就超大城市核心区安全韧性网护航十五运会

  中新网记者 王坚

  “凌塘小学门口一电动自行车突发冒烟着火,请有关单位立即处置!”近日,在十五运会开幕式广州市天河区指挥部,总指挥长现场出题,一场围绕赛事保障的实战拉练骤然启动。

  命令通过指挥系统直达一线。天河区新塘街社区、微型消防站、派出所、医疗机构等应急力量闻令而动,3分钟内抵达现场完成围蔽、疏散、灭火。这幕后的高效协同,是天河区在广州市应急委指导下,为护航十五运会构建的“最小应急响应圈”日常一景。

  据了解,天河区不仅是十五运会开幕式的举办地,还承担着多项十五运会比赛项目。从去年8月试点起步,到如今该区21个街道、241个应急网格全面覆盖,天河区通过“机制协同化、装备智能化、队伍专业化”三化联动,将赛时应急守护网织得更密、更牢。

演练现场。天河区应急管理局 供图

  重构体系,筑牢全运应急底座

  “过去应急像‘打游击’,街道有队伍但缺装备,部门有装备但难调度。面对十五运会天河区开幕式、12个场馆、15项赛事的保障任务,传统应急模式难以为继。”天河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做好赛事保障,天河区以沙东街道为试点,率先构建“1-3-5分钟自救互救、10分钟街道增援、20分钟专业部门处置”的“最小应急响应圈”:在机制上,打破部门壁垒,整合21个街道、20余个职能部门形成联动体系;在装备上,建成“区—街—社”三级指挥平台,配备对讲机262台、发放森林消防摩托车、高压接力消防水泵、高压细水雾灭火机、移动蓄水池、油锯等救援装备1450件,目前已储备救援装备物资12.83万件;在队伍上,构建“1个社会应急力量孵化基地+20支区专业队+21支街道队+241支社区网格队”的力量体系。

  为做好开幕式安全保障,天河区进一步加密布防,将全区细分为2154个网格,组建起371支保障队伍……这意味着平均每0.06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责任网格,每17米就有一名保障人员投入,共32079名保障人员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应急保障格局。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护航网络

  “无人机升空,实时回传画面!”日前,在广州国际金融城高层建筑消防演练中,无人机、四足机器人、云梯车等“科技利器”协同作战,这正是天河区为十五运会重点区域打造的智能响应场景。

  “光‘靠人跑’还不够,现在还要‘靠数据跑’、靠AI研判。”天河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河已建成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正推动AI大模型指挥系统等智能平台建设,并将“智慧烟感”等经验推广至赛事场馆周边社区,实现从“大场景”到“微单元”的科技覆盖。目前,全区已为21个街道和238个社区配备应急值守终端,智能监控覆盖关键点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五运会开幕式重点区域,AI大模型可实时分析观众人流密度,无人机群全天候巡查周边安全隐患,共同构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的一环。

  “装备智能,人更要专业。”为此,天河区组织基层救援队伍参加“应急救援员”培训,大力推进应急管理部门与消防救援队伍共战、共训、共享机制建设等。

演练现场。天河区应急管理局 供图

  实战检验,从预案到赛场守护

  为确保十五运会安全举办,天河区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组织设计了306个突发事件应急场景,推动应急预案从“纸上谈兵”向“实战检验”全面转型,推行常态化“双盲”应急拉练机制:不提前通知时间、地点、内容,每日随机选取3-4个场景出题。路面塌陷,5分钟内到场围蔽、疏导车流;供水管网破裂,15分钟内恢复供水;燃气泄漏,多部门协同疏散与处置……为迎接全运会,全区开展的各类“双盲”拉练总数已达729次,并在拉练结束后组织认真复盘、推动预案持续优化。

  高频次、全覆盖的“双盲”实战拉练带来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全区应急队伍平均响应时间较此前缩短30%,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数、火灾数同比分别下降了40%、36.95%。

  眼下,十五运会开幕在即,天河区应急体系持续升级:领导24小时带班值守、“双盲”测试频次加密、AI指挥系统加快筹建……天河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最可靠的应急体系,为十五运开幕式筑牢安全底线,护航这场体育盛会的每一刻精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