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6 00:31:20 来源: 极目新闻
中新网青岛11月25日电(王禹)从坦桑尼亚到山东青岛,一场跨越大洋的生命接力近日圆满落幕。38岁的许女士日前在坦桑尼亚突发恶性心律失常。危急时刻,中国援坦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医生刘义敏及时施救并为她搭建回国通道。该院心电生理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微创射频消融术,彻底解除她的“心头大患”。
“心脏像失控的野马在胸腔里乱撞,连呼吸都跟着急促。”回忆起当初的险情,许女士仍心有余悸。在坦桑尼亚生活近一年的她,起初将反复心悸归咎于高温与劳累,直到症状持续多日且愈发严重,才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其心率远超正常值,随时可能引发心源性休克,但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治疗难度极高。
危急关头,许女士的丈夫通过当地华人社群辗转联系到刘义敏。正在驻地休息的刘义敏立即开启视频会诊,并凭借丰富经验判断,许女士的症状为典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必须立即干预。
受制于当地医疗资源,刘义敏创新采用“远程指导+现场协调”模式。在常规措施无效后,他携带医疗队备用急救药和除颤仪,驱车护送其至当地华人医院稳定病情。“同胞在海外遇险,我们必须撑起安全伞。”刘义敏说,他当即建议许女士回国接受根治手术,并迅速对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心内科心电生理团队。
回国后,许女士直奔山东青岛。此前已掌握病情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医疗团队,为她开辟就医绿色通道,入院后迅速完成系统检查。最终,许女士被确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一种常见但凶险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脏如同精密电路,她的问题是多了一条‘异常通路’。”主治医师王君涛解释说。在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的引导下,他带领团队通过股静脉送入直径仅2.3毫米的消融导管,在实时导航下精准定位异常传导路径,释放射频电流完成消融。整个手术耗时不足1小时,许女士全程清醒,“能清晰感觉到心脏从乱跳到平稳,医生说‘好了’的瞬间,悬着的‘心’彻底落地。”
“从坦桑尼亚到青岛,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中国医生的精湛医术,更有跨越万里的同胞深情与医者仁心。”许女士感慨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