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3 04:47:44 来源: 新京报
中新网锡林郭勒11月12日电 题:39载植绿护绿,乌珠穆沁沙地里有一位生态修护师
作者 奥蓝 新娜布其 呼钦特古斯
最近这段时间,在西乌珠穆沁旗林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元光正忙着和同事们商量2026年的11.4万亩沙地治理计划。目前,地块落实工作已全部完成,实地勘测正有序推进。
在当地林草系统,元光很有名,他在这里扎根39年,带着乡亲一同植绿、护绿、守绿。
(资料图)图为元光望着长势旺盛、已长到一米多高的黄柳。呼钦特古斯 摄
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地处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有沙地面积400余万亩。这里是内蒙古五大沙地之一乌珠穆沁沙地的主要分布区,全域还被纳入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区重点实施区,涉及7个苏木镇36个嘎查。
元光1986年毕业后就来到这里,从林业系统基层技术员做起,开展造林绿化项目地块落实、技术指导、验收等技术性工作。
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作为所在林业工作站的技术主力,元光主动请缨奔赴一线。该工程覆盖全旗,涉及牧户众多。
其中,地块落实是最棘手的工作。元光先摸清大家的疑虑和顾虑,再一次次入户宣传政策,细致解答每一个疑问:“这片沙地不仅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生活环境,更关系着子孙后代的未来。咱们一起努力,一定能让沙地变绿洲!”
真诚的沟通换来了牧民的理解与支持。项目实施期间,元光作为技术骨干,常常半个月无法回家,与牧民群众、施工人员同吃同住,跟班开展技术指导,保障项目推进。
2012年,元光担任哈布其盖治沙站站长。该治沙站管护面积达5.1743万亩,地处乌珠穆沁沙地主体区域,是集草地、河流、林地与沙地于一体的重要生态区域。
图为当地一固沙项目区的初冬景象。呼钦特古斯 摄
在这里,防火是头等大事。为压实防火责任,治沙站推行护林员分片负责制和24小时值班制,加强管辖区域过往人员、车辆管理,实现了连续5年防火期零火情的目标。
2021年,西乌珠穆沁旗将林业工作站、公益林管理组、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等合并成立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元光任主任。同年,他还被西乌珠穆沁旗科协聘为旗级科普专家。此后,他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牧户家中,积极开展林草技术科普与宣传,让科学治沙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2023年,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打响,元光又一次冲在了前面。他白天顶着烈日深入实地勘察,晚上熬夜钻研政策寻找突破口。
这些年,元光的公文包里总装满政策文件和技术手册,他走进一户又一户牧民家,指着墙上的治沙前后对比图耐心讲解:“大哥,您看,这树苗种活了既能防风固沙,还能带来收益。”久而久之,他成了林业政策的“宣传员”和牧民心中的“贴心人”。
图为元光(左一)与牧民一同来到固沙项目区。呼钦特古斯 摄
“元光主任总是为我们着想,跟着他干,我们心里踏实!”牧民新巴根那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如今,治沙探索以工代赈模式,让牧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据统计,近10年来,在元光和伙伴们的不懈努力下,超40万亩乌珠穆沁沙地得到有效治理,大片沙地经美化绿化之后不再“灰头土脸”。
39年来,作为一名基层林草工作者,元光有自己的工作之道。他告诉记者,只要具备不畏艰苦、持之以恒、心系群众的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在哪个岗位,能为生态建设出一份力,就是工作的意义与最大愿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