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3 14:33:07 来源: 证券时报
中新网南京10月23日电 题:江苏企业“创新+绿色”双轮驱动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作者 唐娟 孙权
指尖轻点即可查看16天连续血糖波动曲线的AI智能穿戴设备、车间屋顶绵延数万平方米的光伏板阵列、中药药渣变身清洁能源的循环系统……10月20日至22日,第二批“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团深入镇江、泰州两地产业一线,近距离体验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鲜活场景,解码以“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为核心引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科技创新筑牢产业升级“硬支撑”
走进镇江丹阳的鱼跃医疗智能制造工厂,机械臂精准完成零部件装配,车间电子屏实时更新生产数据,彰显其在智转数改领域的显著成效。在技术创新方面,该企业今年4月推出的Anytime5系列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凭借皮下埋置柔性传感器实现每三分钟采集一次数据,16天的血糖波动曲线可实时同步至手机,打破传统指尖采血局限。
鱼跃医疗副总经理郑洪喆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加速构建“硬件+软件+数据”一体化健康管理生态,推动AI、大数据等技术与健康管理全流程深度融合,持续拓展医疗器械服务用户生活的边界。
高端新材料领域,恒神股份同样以全链条创新展现自身优势。作为国内碳纤维行业头部企业,该企业实现了从碳纤维、树脂到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全产业链覆盖,并凭借技术优势,在国产大飞机、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不断进取。目前,该公司已追加15.3亿元投资推进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建设,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国际竞争力。
在泰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双登集团深耕通信储能市场,以硬核科技创新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该集团不仅累计承担100多项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更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今年,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国内首款通信低温智能钠离子电池,成功破解行业低温储能难题,可在零下20摄氏度环境下实现满功率充放电,循环寿命超4000次且成本降低30%以上。
绿色转型绘就可持续发展“新底色”
在调研中,采访团发现,绿色低碳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位于镇江经开区的金东纸业,厂区内环保公园清水锦鲤嬉戏、各类动物悠闲栖息,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驱动下工业生产与生态环保的和谐共生。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已从高能耗工厂蜕变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企业水环处处长赵国福介绍,通过构建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体系,该公司90%的生产废水实现内部回用,剩余废水经处理后可用于养鱼、道路保湿;50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发电超5000万千瓦时,年节水量达700万吨,不仅能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万吨,还创造了876万元的经济效益。
同样扎根镇江经开区的维克(江苏)环境设备有限公司,将节能理念深度融入生产全流程,车间屋顶光伏板持续输送清洁绿电,生产线上的空调产品全面采用环保冷媒与变频技术,更通过创新三联供技术实现制冷与免费生活热水同步产出。
在泰州,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的循环经济模式也很有特色:中药提取后的药渣经干燥粉碎,可制成生物质燃料供供热系统使用,每年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数万吨;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多吨,沼气利用系统年减少碳排放5.2万余吨。
“我们构建了‘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链条体系,通过能源监控平台实现能耗精准管控。”龙凤堂工程设备总监孙哲介绍,企业已建成的两座智能化污水处理站,目前日处理规模达1.1万立方米。
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的“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项目”,采用醇胺吸收法工艺捕集燃煤机组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年捕集量达50万吨。企业总经理袁电洪介绍,该项目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可用于化工合成、油田驱油等领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从鱼跃医疗的数智化突围到金东纸业的绿色转型,从扬子江药业的循环创新到双登集团的技术领跑,他们用实践证明,传统产业并非“落后”的代名词,新兴产业也需扎根创新土壤。据悉,在“创新+绿色”双轮驱动下,这些企业还加速驶向全球市场,以技术实力与绿色底色拓宽国际化赛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