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5 20:22:43 来源: 新华社
中新网济南11月25日电(记者 赵晓)2024年,山东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5岁,较“十三五”末提高1.4岁;全省基层诊疗量占比、县域内住院率分别达63.3%、84.4%,“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目标加快落地……一组数据,勾勒出“十四五”时期山东卫生健康领域发展成就。
2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现场介绍该省全面推进健康山东建设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崔晗 摄
“互联网+”赋能智慧医疗
五年来,山东完善以基层为重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医疗卫生服务质效全面提升。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在会上表示,该省加快拓展医疗服务供给,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9.01万家,卫生人员增加至118.13万人,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6.11%和14.8%,“15分钟健康服务圈”整体形成。
聚焦民众急难愁盼,山东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先后开展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问题整治、“医疗服务巩固提升年”“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等活动,扎实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推广预约诊疗、诊间结算、床旁出入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等便民措施。
“我们推行检查检验全流程精准预约,所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实现门诊预约、预约时段精准到20分钟以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徐民介绍,自2022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启动至今,全省1233家医疗机构接入共享平台,覆盖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累计互认1357万项次。全省277家医疗机构纳入京津冀鲁互认圈,累计节省费用8.1亿元人民币,有效减轻民众就医负担。
“十四五”期间,山东还积极构建数字健康服务体系,在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医疗健康主题库和13个专题库上,发布216项数据资源目录和97个共享接口,共享数据212.46亿条。“全省普及推广的电子健康卡(码),替代了医疗机构实体就诊卡,实现民众跨医疗机构预约挂号、缴费、取药等就医服务‘一码通行’。”徐民说。
“中医生活化”渐入人心
近年来,伴随中医养生潮兴起,山东多措并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截至2024年底,山东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0.78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0.8人,中医总诊疗人次1.27亿,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25.81%、53.85%和103.49%。
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明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该省中医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获批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各1处,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3个,建成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9家。“全省创新实施‘中药处方一件事’民生实事,建成85家智慧共享中药房,服务546万余人次,中医药服务更加可感可及。”
在推进中医生活化方面,山东制定相关指南和标准,开展“中医生活化”社区行、中医药文化惠民等活动,全面构建中医生活化新生态。2024年,山东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到36.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一老一小”更有“医”靠
“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的健康保障备受社会关注。山东以大人口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少子化和老龄化,完善全生命周期人口服务政策,力促人口高质量发展。
聚焦老年健康服务,山东全力构建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迟蔚蔚说,该省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统筹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营养改善、痴呆防治、口腔健康等六项行动,老年人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同时依托山东省医养健康信息管理系统,为1857万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在护佑儿童健康成长方面,山东深入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母乳喂养促进行动等儿童健康促进工作,着力解决儿童“小眼镜”“小胖墩”和心理健康问题,全省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7.99%。
“十四五”期间,山东还两次修订《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出台优化完善生育支持一揽子政策,设立陪产假、育儿假、老年住院护理假,延长产假、婚假,大力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
“今年,我们顺利启动育儿补贴工作,已申报215万余人,近期将为首批申领对象发放育儿补贴。”马立新称,山东正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推进社区嵌入式托育和用人单位办托,支持托幼一体化发展,全省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85个。
展望“十五五”,山东将全面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健康山东建设,努力提供更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服务,让民众身心更健康。(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