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6 20:04:26 来源: 北京商报
中新网银川11月6日电 (记者 李佩珊)“宁夏全面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水洞沟与姚河塬遗址已成功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11月6日,宁夏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武裕国作出如上表述。
据悉,为加强文物保护,宁夏相继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长城保护条例》《关于推动新时代宁夏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地方法规与政策文件,编制完成《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等15个专项规划。同时,宁夏不断夯实文物资源基础,自治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管理机构)工作完成率和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两线”纳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达到100%。
在有序通过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宁夏已完成3818处第三次普查文物的复查,调查新发现文物线索1137处,正式认定1041处,石窟寺、黄河文化遗产等专项调查顺利完成。
同时,宁夏投入各类专项资金超7亿元人民币,实施文物保护项目近200个,涵盖古遗址、石窟寺、古建筑的本体保护、安全防护及展示利用等。
此外,西夏陵今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成为宁夏首个世界级文化遗产。西夏陵、水洞沟遗址还入选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鸽子山遗址、姚河塬遗址入选“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基本建成。(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