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6 15:00:30 来源: 腾讯新闻
中新网上海11月26日电 题:“时髦精”头雁的田间革命:用跨界思维打响农业升级战
中新网记者李佳佳
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番茄星球”主理人卜立君从没想过,2015年的一通越洋电话,竟会让她的命运齿轮发生如此大的转动。
在那之前,卜立君的过往与“时尚”深度绑定:意大利奢侈品牌Prada的实习,之后赴英国曼彻斯特研修时尚零售管理,硕士毕业后进入世界四大时装零售集团之一的Inditex集团……时尚之路似乎一帆风顺。
变局始于2015年,当时正与丹麦企业洽谈业务的父亲急需一名既懂外语又熟悉贸易的助手,一通电话之后,这位毕业于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拥有曼彻斯特大学国际时尚零售硕士学位的“时髦精”,被“临时借调”到德国国际农业博览会。
正是这次偶然的跨界,让她看到了全然不同的农业图景:“展位上的从业者西装革履、谈吐自信,对自己的产品充满骄傲。智能装备、环境控制系统这些科技应用,彻底颠覆了我对农业的认知。”卜立君觉得:“中国农业的未来也可以是这个样子。”
不仅如此,血脉中的记忆也在向卜立君发出召唤。那个跟随父母,穿过大漠戈壁黄沙踏入新疆吐鲁番无土栽培实验中心的小小身影;那个为了求学,睡在绿皮火车硬座底下三天三夜的小女孩,逐渐与眼前国际展会上的现代农人影像重叠。
“父母那代人在戈壁滩的土墙温室里种出沙瓤番茄的坚韧,与国外农业从业者的专业自信,共同推动着我做出选择。”2016年,她一头扎进了现代设施农业的大潮中,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将智能补光灯和环境调控系统引入新疆农业产业园。
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番茄星球”主理人卜立君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 中新网记者 张亨伟摄
在当今时代,现代设施农业已成为农业领域的高频热词,连续多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足以彰显其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设施农业,是一种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实现动植物高效生产的现代农业模式,它涵盖了设施种植、设施养殖等多个领域,既能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又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因此成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力量。
当前,全国现代设施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但能耗问题制约着进一步发展。卜立君团队研发的主动蓄热供热系统,将冬季温室加温成本从每平方米100元降至2.4元,这项国际领先技术正在改写农业越冬生产的行业规则。
跨界者往往能带来突破性创新。2017年,由卜立君任主理人的“番茄星球”品牌诞生。“进入农业行业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农业做得更好,我发现了两个关键词,就是‘科技’+‘品牌’。”卜立君利用自己在设施农业上的优势,充分发挥无土栽培技术所长,同时用时尚行业的品牌思维重构农产品价值,设计出“好吃、好看、好玩”三好标准,让番茄从农产品变身拥有忠实粉丝的科技产品。
“我们要让好产品遇见识货的人,”说起第一个顾客的反馈时她眼睛发亮,“那位顾客说从来没吃到过这么有小时候味道的番茄。”这样的互动与反馈让她找到了科技、人文与农业的最佳连接点。
作为中国农业农村部“头雁”培育项目的代表之一,卜立君对“领头雁”也有着独特理解:“不仅要自己飞得高,更要带动整个雁群找准方向。”
近年来,她与同为“头雁”的乡村伙伴们互相督促开拓电商直播,在今年元宵节那天完成首播落地;她构建的“未来农场Xfarm”项目,为广大年轻人提供创业孵化的平台;她的孙桥溢佳每年为5000多户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将设施农业解决方案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甚至输出到塞舌尔、斐济以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上海浦东新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李朝平评价道:“卜立君及孙桥溢佳的代表性在于国产化的替代创新。他们在降低设施农业能耗方面的突破,对全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服装设计图纸到农业规划蓝图,从奢侈品陈列到番茄品种选育,卜立君的跨界融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在这个1991年出生的新农人看来,农业需要更多跨界思维:“单一专业的人才很难在农业中创新,我们需要懂技术的工程师、懂品牌的设计师、懂市场的营销专家共同参与。”
如今,卜立君有了新目标,即攻克被全球农业界视为“圣杯”的越夏种植技术难题。顾名思义,越夏种植要面临高温强光、病虫害高发、土壤问题及环境调控带来的诸多挑战,需要综合运用农业技术予以应对,“我们正在上海多方尝试、积累数据,一旦我们能在这里解决这一难题,就可以把上海技术输出到全球的任何地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