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全运会)相约粤港澳,十五运会值得世界期待🏉

发布时间:2025-11-07 18:19:03 来源: 封面新闻

  

  中新社广州11月7日电 题:相约粤港澳,十五运会值得世界期待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邢翀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9日将在中国南海之滨拉开大幕。这场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令世界期待。

2025年11月1日,工作人员在广州搭建大型十五运会吉祥物运动造型景观装置。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名将云集上演巅峰对决

  十五运会竞体比赛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比赛项目和赛程设计对标洛杉矶奥运会,为世界全面深入了解中国体育打开一扇窗。

  全运会虽为国内赛事,但多个项目的竞技水平达世界一流。先期开赛的射击项目多次上演“神仙打架”——10人次在5个小项超越世界纪录。

  全运会乒乓球、举重等比赛素有“地表最强赛事”之称,既汇集国家队主力,也为地方队小将提供“爆冷”空间。国乒总教练李隼表示,全运会乒乓球项目整体水平甚至高于奥运会。在高强度的内部竞争中锤炼抗压能力,运动员将更从容地走向世界舞台。体操、游泳等项目同样有多位奥运冠军参赛。

  谁将成为本届“多金王”,又有哪些世界纪录将被超越?在新的奥运周期,中国如何从全运再出发、为世界树立竞技体育新标杆,值得期待。

  跨境协作提供“中国经验”

  男子公路自行车赛首创“一赛事一次跨三境”、马拉松赛将实现深港“无感”通关……十五运会在全运会历史上首次举办跨境赛事,运动员将在速度与激情中感受大湾区新貌,全球观众也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同步领略粤港澳多元魅力。

2024年11月24日,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的参赛选手经过港珠澳大桥香港赛段。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之下的湾区建设,开世界未有之先例。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的第六年,全运会首次走进港澳,不仅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生动实践,也是对大湾区融合发展成果的集中检验。

  十五运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表示,十五运会在筹办过程中,始终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按照“广东为主、港澳优先”的原则,把比赛项目分布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19个城市。此外,“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等创新举措,成功破解了在不同法律体系下人员、物资、信息等关键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难题。

  这些创新不仅推动了大湾区制度协同,也为全球跨境协作提供可借鉴的“中国经验”。有外媒评论称,粤港澳共同承办全运会,将成为三地日后在其他领域深化交流合作的试金石,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

  科创融合湾区未来可期

  全球首例从深海可燃冰采集火种、机器人传递火炬、AI构建“云上全运村”、电子导盲犬助力无障碍观赛……十五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会,也是前沿科技的展示窗口。密集亮相于赛场内外的高科技,呈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雄心与实力。

  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中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中国1/9的经济总量。“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位列全球第一、“澳门—珠海”创新集群连续两年跻身全球百强。在此举办的全运会,以体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激发湾区创新动能,让世界更清晰地看到中国从“世界工厂”向“智造强国”的转变。

  依托日益完善的湾区通联体系,粤港澳在全运会期间推出多种“一程多站”深度旅游产品。世界各地的游客可在深圳喝早茶、观赏泳坛高手对决,下午赴澳门品尝蛋挞、感受乒乓激情,夜晚还能漫步香港维多利亚港,回味击剑的优雅与豪迈。

  从城市更新、制度创新,到科技拓新、人才育新,十五运会必将为粤港澳留下丰厚的“全运遗产”。粤港澳同心同行,大湾区未来可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