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4 06:01:43 来源: 南风窗
中新社海口7月13日电 (记者 王晓斌)第五届海南国际武术大赛正在海口市举行。在人潮涌动的赛场内外,书写“武术人生”的年轻外国面孔引人注目:他们有人初学太极,有人主修武术硕士,有人已在本国传授功夫。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法加尔今年18岁,接触武术仅三个月,此次在青年组杨氏太极拳项目中亮相。“当你尝试练习武术,就能感受到这些动作带来的一种精气神。”在法加尔看来,学习武术也能帮助他学习中文。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江乐达已是赛场“老将”。2018年他首次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本科,跆拳道运动员的身份让他入选学校武术队。2023年他考回母校攻读研究生,重新加入武术队。
他多次参加武术比赛,也深刻体会到两种运动的差异。“跆拳道强调进攻,即使自身失去平衡也要全力攻击对手。”他分析道,现代武术更偏向于修身养性。
“在土库曼斯坦,人们知道李小龙、成龙,但几乎没人能比划几个武术招式。”江乐达笑道,武术可以成为两国人民沟通的桥梁,因此他常在两个国家的交流活动中登台献艺。
来自埃及的穆达是上海体育大学武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最初是妈妈替我做的选择。”穆达回忆道,当时埃及盛行功夫电影,他因此被家长送入当地武术俱乐部。通过刻苦训练赢得比赛后,荣誉感和成就感让穆达爱上了武术。
穆达曾在开罗的孔子学院担任武术教练,6年间教授过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他说在埃及,太极拳深受当地老年人喜爱,被视为延年益寿的法宝。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我们那边的人不懂中文,难以理解少林武当、南拳北腿这些概念。”他希望在中国学成归国后,能让更多埃及人领悟武术的深层奥妙。(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