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5 02:26:34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中新网成都8月4日电 (单鹏)“近年来,我们聚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立‘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工作体系,经过持续发力,以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助推企业‘轻装上阵’、专心经营。”4日,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向彬在成都表示。
当天,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成都营商环境建设相关情况。近年来,成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以企业服务为核心,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擦亮“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品牌。
据了解,成都以“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通过精准化政策供给和智能化服务创新,让企业感受政务服务的温度,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助力。
成都高新区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手中的“真金白银”。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李永才介绍称,成都高新区正在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企业仅需确认收款账户信息,就可以很方便地获取政策资金扶持。截至目前,该区286项政策事项中,有76项实现了“免申即享”,政策免申即享率达到了26.57%,累计兑现了产业扶持资金5.19亿元,惠及企业超过了1.2万家。今年成都高新区预计执行“免申即享”政策事项超50项,拨付“免申即享”政策资金超3亿元,惠及企业超4000家(次)。
成都市郫都区聚焦产业特色,打造全链条服务。位于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是成都乃至四川影视产业的一张名片,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叶茂表示,影视企业普遍关注项目的审批效率和影视摄制的生产成本。为此,郫都区积极推进“影视拍摄一件事”改革,初步实现了“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围绕“企业快落”“项目快审”“影视快拍”“作品快播”推出多项举措,让影视企业感受成都影视的效率和温度。
成都市武侯区是四川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区域之一。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谷说,该区聚焦项目建设“提质加速”,优化再造审批服务流程,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材料压减了30%,办事环节压缩了50%。武侯区还扩大要素服务供给,对标最高标准出台80条产业政策,每年安排财政资金近7亿元用于扶持企业;整合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资源,打造各类创新平台300余个;设立诸葛资本公司,联动30余家金融机构推出“微波贷”“科创贷”等金融产品,今年以来累计为2100余家企业提供超38亿元的融资支持。
成都还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在“无事不扰”上精准发力,让企业安心发展。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可表示,成都推出的“一码检查”,旨在破解“检查多、频次高”“检查标准不一”“低风险企业无差别监管”等企业长期反映的监管痛点,实现监管精准化、高效化和“无事不扰”。此项改革中,成都探索以企业信用评价为基础,建立“行政检查白名单”,对守法诚信、风险等级低的企业,降低检查频次甚至免检,将有限的监管力量聚焦到高风险领域和对象上。
作为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主要承载地,新津区创新推出“白、灰、黑”名单信用监管体系。该区以“数据”为基础,开展企业信用精准画像,目前已构建出完整的企业信用数据库体系。在此基础上,新津区建立“白、灰、黑”三级企业认定标准,无行政处罚纳入“白名单”,有行政处罚或行政处罚次数较多的,分别纳入“灰名单”“黑名单”,名单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实行动态管理。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辉表示:“我们辖区有一家新能源链主企业最近迎来生产旺季。今年该企业因为‘信用臻选’被纳入‘白名单’,信用监管改革带来的‘松绑’效应,让企业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