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2 13:44:00 来源: 杭州网
(资料图)10月1日,海南海口,顾客在cdf海口国际免税城选购商品。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文/冯玲玲
11月1日起,中国消费者的免税店购物体验将迎来新变化。
根据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日前发布的《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手机、微型无人机、宠物食品等商品将纳入免税品类,国货老字号、非遗文创也将以免税价格走向世界。
这纸新政,让免税购物走向寻常百姓家,为消费注入新的动力。
免税购物走向日常
此次免税店政策调整,最直观的变化是经营范围的大幅拓宽。
新增的商品品类涵盖了多个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未来消费者在免税店不仅能买到高端化妆品和奢侈品,还能购买到手机、微型无人机等电子产品,以及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和宠物食品等。
这意味着,免税购物从过去的专营“奢侈品”转向兼顾“日常用品”,这一转变大幅提升了免税政策的普惠性。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表示,这些商品消费规模大、复购率高且迭代速度快,纳入免税渠道后能直接激发消费潜力,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对促进消费升级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新政还优化了免税购物流程,支持口岸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旅客可根据行程提前预订商品,在口岸提货点取货,大大提升了购物便利性。
国货“免税出海”
新政不仅关注引进国外商品,更着力推动国产品牌通过免税渠道走向市场。
政策明确,增加国产品在免税店的销售。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用于销售国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其经营面积的四分之一。
这一硬性指标为国产优质商品提供了更多展示窗口。同时,进入免税店的国产品视同出口,退还增值税和消费税,且通关时无需检验检疫,流程大幅简化。
政策还特别鼓励免税店引入老字号产品、文创产品、非遗产品等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优质产品。
由此看来,免税店不再仅仅是国际大牌的秀场,未来消费者在免税店将看到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北京稻香村的点心、苏州刺绣的丝巾、景德镇的陶瓷……这些国产品将以“免税+文化”的双重标签,直接抵达全球消费者手中。
地方政府获更大自主权
新政的另一大亮点是放宽了免税店审批权限。
政策规定,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变更等审批权限将下放至省级部门。
具体而言,设立口岸出境免税店将由口岸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商务、文化和旅游、海关、税务等部门审批。
这一调整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其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审批权下放后,省级部门可根据客流量、旅游业态等本地实际灵活布局免税店。
同时,新政还优化了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面积确定方式,不再“一刀切”,而是由招标人或口岸业主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但须符合海关监管要求。
拉动消费的“关键一招”
此番免税店政策的扩容与升级,其意义不仅是丰富购物选择,更是应对当前消费格局、深度挖掘内需潜力的关键举措。
通知开宗明义指出,目的是“进一步发挥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
“免税店是引导消费回流最直接的抓手。”周密分析,通过价格优势、品类创新和服务升级,既能吸引外籍游客入境消费,也能让国人在“家门口”买到全球好物。
中国免税市场规模庞大,但与发展成熟的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政策的适时调整,将有助于挖掘国内消费潜力,对于促进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免税渠道推广国产品牌,也能助力“中国制造”走向高端化、国际化,实现内外销良性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