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以“两新”促提质,加速释放政策效能🐙

发布时间:2025-10-25 19:52:23 来源: 生活报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今年前三季度,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3%和26.8%。全国企业设备更新加快推进,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4%。

  今年以来,我国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一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斐然,更多“真金白银”惠及消费者。相关商品销售增长较快,特别是绿色、智能、高品质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另一方面,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产业升级,对投资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

  从中央到地方,财政支出的靠前发力,为“两新”政策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1万亿元。其中,科学技术支出7105亿元,增长6.5%,有效支撑企业设备更新与科技创新。各级财政持续加快债券资金使用,其中部分资金定向支持“两新”相关项目建设,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设备更新和消费升级领域,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同时,各地根据中央部署,配套相应的地方资金,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细化支持政策,优化补贴流程,确保本地大规模设备更新、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换新等“两新”政策顺利实施。比如,山东通过设备购置补贴、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奖补等方式,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又如,重庆出台“技改专项贷”政策,通过线上税企互动平台精准推送税收优惠政策信息。

  “两新”政策,旨在惠民利企。只有政策落地见效,百姓才能得到更多实惠,企业才能享受更多便利。那么,如何有效落实“两新”政策,持续释放政策效应?

  在保障“两新”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时序性”和“均衡性”原则。在“时序性”上,持续做好进展调度、督促落实、跟踪问效等工作,有序下达中央资金,按阶段细化任务,避免“一哄而上”。在“均衡性”上,各地不妨细化资金使用计划,优化补贴发放方式,确保资金均衡使用,防止“冷热不均”。

  “两新”政策不仅推动设备淘汰更新,更牵引技术工艺迭代升级,最终落脚于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系统性跃升。当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都上去了,传统产业将融入更多新的活力,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将加快,从而促进消费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产业创新和市场扩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为此,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释放乘数效应,打通供需堵点,优化营商环境。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可以建立统一的流通标准体系,优化完善物流体系,提高商品要素流通效率。在加快数智赋能方面,通过联通跨部门数据,减少审核环节,加快补贴到位。在提升服务能力方面,可以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

  持续推动“两新”政策落实落细,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就能以更新促提质,将政策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前行。(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