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体育外卖”悄然兴起 教练上门授课受家长青睐☯️

发布时间:2025-10-22 16:50:30 来源: 南方网

  

  中新网成都10月22日电 (陈选斌)通过线上预约,家长与教练确定好时间和地点,教练便带着运动器材来到小区楼下或附近公园、运动场,为孩子开展训练。如今,这种被称作“体育外卖”的上门体育培训模式,正逐渐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

  近日,在成都市青羊区某小区楼下空地,上门体育教练张意带着7岁的男孩进行体能综合训练:用绳梯练习脚步协调性,借组合栏架强化下肢力量,靠阻力带提升爆发力。从事上门体育教练工作两年半来,张意早已习惯带着器材穿梭在成都的小区与公园之间。

在成都某小区空地上,上门体育教练张意带着小学员训练。陈选斌 摄

  成都某上门体育培训机构负责人李豪回忆,团队在2020年暑假成立时,仅围绕小学体测开展跳绳培训。“那会儿模式太新鲜,家长接受度普遍不高,整个团队就一两名教练,服务范围也比较有限。”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家长对子女体育素养的重视显著提升,加上中考体育权重近年不断提高,家庭体育培训需求持续释放,“体育外卖”行业由此迎来快速成长。如今,李豪的团队已扩充到30余名教练,稳定学员600人左右,每年服务成都本地青少年超1000人次。

  从课程设计来看,“体育外卖”呈现明显的年龄段细分:幼儿阶段以趣味启蒙为主,培养运动兴趣;小学阶段聚焦体测达标,涵盖跳绳、耐力、柔韧性训练;中学阶段则针对性突破中考体育项目。此外,部分机构还推出综合体能、体态矫正、长高、减肥等专项课程,进一步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

  在学员的安全保障方面,李豪介绍,其所在机构会为所有学员购买覆盖整个学习周期的运动意外险;教练入职需经过严格资质审核,同时掌握应急处理知识;每次上课前,教练会先评估场地安全性,教学过程中学员也不会离开家长和教练的视线。

在成都某公园里,上门体育教练张意带着小学员训练。陈选斌 摄

  家长杨女士已经为孩子“订”了一年的“体育外卖”,每周都会固定安排一次综合体能训练。她表示,成都的户外场地多,孩子不用闷在室内,训练时能接触到自然,比室内舒服多了。这一年练下来,明显感觉孩子的灵活性和耐力进步了不少。

  充足的户外场地,为“体育外卖”的户外教学落地提供了支撑。近年来,四川加大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力度,打造“家门口的运动空间”。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建成体育场地32.6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2.42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9平方米。

  谈及“体育外卖”行业的未来发展,李豪认为有三个核心方向:一是更加专业化与标准化,他提到目前不少大学生或刚毕业的教练进入市场,但部分人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必要的资质,行业需要更明确的规范;二是服务会更加细分,未来可能出现家庭体育顾问、少儿体态矫正、运动康复等更精准的服务;三是融合科技手段,通过穿戴设备提供客观运动数据,让训练更科学、更高效。

  不过,“体育外卖”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法律层面的规范与风险防范更需重视。北京万商天勤(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媛媛指出,“体育外卖”作为课外体育培训,需遵循《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的要求,执教人员应至少持有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体育教师资格证书等六种证书中的一种。无证教学会面临警告、罚款或责令停止教学的行政处罚,若导致学员受伤,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严重时还涉及刑事责任。她特别提醒家长,选择服务时需仔细核查教练资质,谨慎挑选无安全隐患的场地,务必签订规范化合同,明确服务内容、费用、时间及双方权利义务、风险责任,避免后续维权缺乏依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