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1 18:12:29 来源: 股城网
中新网郑州11月11日电 题:汴绣“十指春风” 绣出宋韵新章
作者 张楠
北宋繁华街市乃至瓦片树叶的细微质感,皆跃然其上……在八朝古都河南开封,已69岁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开封市汴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苗炜,可用一根细针牵引着五彩丝线在绷绢上“作画”。
图为苗炜刺绣“作画”。 受访者 供图
起源于北宋都城汴京开封的汴绣,迄今已有千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门曾兴盛于宫廷与民间的古老技艺,在苗炜等众多汴绣传承人手中焕发新生。
六岁学绣、八岁学画的经历,为苗炜的艺术生涯奠定基础。24岁时,她凭借绘画童子功考入开封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自此开启了对汴绣研究、设计及制作的专职生涯,其刺绣代表作《百鹤图》《清明上河图》《美人记》等广受欢迎。六十余载过去,苗炜对这门手艺的热爱始终如一。
汴绣以“十指春风”著称,其精细多变的针法是技艺精髓。苗炜认为,技艺本身无地域界限,但风格却因文化底蕴而各异。
“汴绣发展是在老一辈汴绣师傅的努力下逐渐恢复其光彩,针法应用也更加炉火纯青。”苗炜举例称,比如反戗针绣瓦,可以通过层层叠压展现瓦片的质感,打籽绣能精准表现柏树叶的颗粒感,平针绣则可以通过变换出入针方向,模拟出不同丝绸的质感差异。
图为苗炜汴绣《美人记》展品。 受访者 供图
时代变迁间,传统手工技艺面临传承困境。苗炜道出其中关键称,没有一个家长愿意让孩子不拿文凭去学一门手艺。为此,今年她在开封职业学院主导设立了河南省首个高职层次的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这既能让学生获得文凭,又能真正学到手艺。”苗炜如是说。
谈及汴绣技艺传承与创新,苗炜表示,守正是守住正确的传统刺绣技能与创作风格,而创新则在传统元素之上演绎当代风采,她的创新则是将绘画审美、文学内涵、哲学辩思融入创作的“绣外之功”。
近年来,汴绣多次作为国礼走向世界,《清明上河图》等绣品及衍生文创也是国际交流活动上的常客。苗炜说,创新下的古老艺术是能够让世界共同认可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传统的也是当代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