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2 05:36:43 来源: 金融界
中新网莆田11月21日电 (闫旭 吴志)21日清晨,利比里亚籍“范吉利斯”轮靠泊在福建省莆田市国投9号泊位,卸载13万多吨煤炭。
两天前,世界最大40万吨级铁矿船“远津海”轮停靠莆田市罗屿作业区,成为2021年以来安全停靠该作业区的第50艘同等级巨轮。
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显示,2025年10月,莆田口岸出入境船舶环比增长13.9%,增幅跃居福建省首位。
面对船舶流量攀升,莆田边检站以“智慧口岸”建设为抓手,运行实体化数“智”中心,在4个作业区、15个泊位全面推行“一体化查验、全链条服务”模式。智能梯口系统将单人核验时间从1分钟压缩至秒级,无人机巡航与海上执法巡查形成立体监管网络。
“船舶到港即可作业、离港零延时放行,已成为口岸新常态。”莆田边检站执勤一队教导员刘吉明介绍,目前,港区卡口智能查验通道覆盖率已达100%,上下轮人员智能采集数据覆盖率达100%。
针对对台航线与大宗散货船舶需求,莆田边检站实施“一船一策”,提前审核登轮作业人员和搭靠船舶信息,节约船舶滞港时间。罗屿作业区对台铁矿石中转量连续多年稳居大陆第一。
莆田边检站边检处处长林鼎煌表示,罗屿作业区是大陆东南沿海首个对台开展铁矿石海上直航的口岸,有效降低了台湾钢铁企业的原材料物流成本,常态化促进两岸航运贸易往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