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30 05:09:50 来源: 快科技
中新网四川炉霍8月29日电 题:医疗温暖系“同心” 共铸涉藏地区健康帮扶力量
作者 李百加
8月28日,2025年“同心·共铸中国心”甘孜行活动继续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进行。连绵细雨给当地添了几分凉意,朱倭镇中心卫生院(下称“卫生院”)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来自辽宁、四川、内蒙古的25位医疗专家远道而来,本地医护、藏语翻译志愿者在各诊室协助前来问诊的居民。
27日义诊第一天,卫生院便迎来了200余位居民。院长松吉降村坦言,朱倭镇卫生院应对常见病症尚可,一旦遇上复杂疾病,居民就诊不便,“(义诊当天)有一位藏族老人拉着医生的手反复竖大拇指,一直说‘感谢,辛苦了’”。
“昨天接诊了近20位患者,其中高血压、头晕头痛患者占比最高,还有一位大娘的下肢静脉曲张症状严重,腿部血管凸起明显,已影响正常行走。”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第二病区主任宋程光对记者说。两天义诊给他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居民对慢性病存在认知缺口,“部分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头晕就不用吃药’的误区,有人服药剂量全凭主观感觉,很少监测血压,长期下来极易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
为此,宋程光在接诊过程中特意增加了健康宣教环节。从饮食控制的具体方法到规律用药的时间节点,他逐一为患者讲解,“这些基础健康知识看似简单,却能帮助当地百姓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这是宋程光第一次来到甘孜。从辽宁本溪到沈阳、经成都辗转康定,再一路乘车抵达义诊地,旅途漫漫,他受轻微高原反应困扰,接诊时却始终精神饱满,他笑说,“用专业知识帮到大家,守住了从医初心。”
“医生问您疼了多久?”“平时下雨会加重吗?”卫生院里,21岁的藏族男孩汪干则加忙着为做骨科检查的藏族老人翻译。他来自四川民族学院,听到义诊消息,自告奋勇前来担任志愿者。一直站着帮忙,汪干则加说,“一点也不累,医生更辛苦。”
同样忙碌的还有在马居觉姆寺义诊的妇产科主任医师孟侠。这位来自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的医生,接诊百余位觉姆(尼姑)。孟侠一边记录病例,一边讲日常护理知识,遇到疑似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情况,还仔细写下进一步检查的建议,“很多觉姆忽略妇科健康,我们多问一句、多提醒一次,或许就能避免病情延误”。
“检查、问诊,医生尽力照顾到我们每一个人。”在寺内帮忙翻译的觉姆拉姆拥措说,平时看病,要先走路下山,再沿路搭车,交通并不方便。住持她姆志玛同样深有感触,“这次专家冒雨来,真心感谢。”
孟侠说,“把医疗服务带到有需求的地方,是医务工作者价值的实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