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他们定不负所望👇

发布时间:2025-08-29 19:17:48 来源: 雷科技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为积极、最有生气、最富闯劲的力量。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生死存亡关头,中国青年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既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给予年轻人更多信任、更好帮助、更有力支持,他们定能不负所望,在担重担、打头阵、当先锋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8月2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首场记者招待会上,文化和旅游部有关人士透露,9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大胆起用了一批年轻文艺工作者担当主力。这不仅让我们对青年文艺工作者届时在舞台上的精湛演绎充满期待,也为有关方面给予年轻人更多信任、更好帮助、更有力支持点赞。

  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3日晚的这场文艺晚会既要呈现中国人民抗战14年的恢弘历史,又要深情刻画抗战中的动人片段和光辉时刻;既要对过去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深切缅怀和致敬,也要表现站在历史深处对新时代中国奔腾向前的憧憬,其创演难度可想而知。

  就是这样一场分量重、难度高的文艺晚会,有关方面首次起用了80后年轻艺术家担任总导演,大批90后的年轻编导参与创作,00后演员在参演人员中的比例超过了50%,这不仅是对年轻一代文艺工作者们所具备的用更加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灵动的舞台装置变化、更加丰厚的情感力量创新能力的认可,更彰显出对青年这一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创造性群体的充分信任。而对年轻一代文艺工作者来说,这既是一次展现风采的机会,也是一次重要的艺术实践。通过参加排演,年轻人不仅收获了一次难得的艺术提升,同时也经历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淬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当前,我们正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青年文艺工作者精力充沛、想象丰富、创造力强,让他们在重大纪念演出中担重担“唱主角”,为他们将“小我”熔铸于家国“大我”提供机会,从而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其意义不言自明。

  事实上,对于有关方面这样的取舍与安排,其实也是可以略有预料的。从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长安三万里》的票房突破到《只此青绿》的舞美震撼,从非遗技艺传承到文创新品迭出,从数智技术的嵌入式应用到汉服、古筝惊艳世界各地街头……凭借对新兴技术的敏锐感知和对优秀文化的创新理解,青年群体正在以自身的独特优势展现出激昂的创新创造活力,讲述着文化强国的青春故事。这一切,都让人们真真切切看到当代青年勇于创新创造的底气。

  这种底气又何止体现在文化领域。从天宫、北斗、嫦娥到港珠澳大桥,从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到田间地头的带货直播间,一大批青年创新创业者崭露头角,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这些都共同指向一个生动而明确的事实——未来已经到来,未来在青年一代。只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支持广大青年建功立业,为他们成长成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条件,他们必将不负所望。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为积极、最有生气、最富闯劲的力量。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生死存亡关头,中国青年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在抗战爆发初期,中国空军力量薄弱,大量年轻的飞行员在接受严苛的专业训练后,冲天参战,并涌现出一大批令敌寇闻风丧胆的空战英雄;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爱国青年学生深入抗日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实现了从“拿笔”到“拿枪”的身份转变。在抗战风雨中,无数热血青年紧密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之下,最终形成“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全民族抗战局面。正是在党的领导下,青年的聪明才智在抗战烽火中尽情挥洒,为赢得最后胜利绽放出青春光彩。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既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给予年轻人更多信任、更好帮助、更有力支持,他们定能不负所望,在担重担、打头阵、当先锋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本报特约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