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2 17:26:36 来源: 中国文明网
中新网泉州8月22日电 题:在千年古县邂逅“中国白”:德化白瓷出海再加速
作者 周昕 吴冠标
近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德化,瓷都的独特氛围瞬间包裹而来。道路旁的瓷艺雕塑、建筑外墙上的白瓷纹样,无不昭示着这座城市的瓷脉传承。一场与“中国白”的邂逅,悄然开启。
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的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白瓷的制作技艺可追溯到唐代。宋元时期开始,德化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远销海外。“中国白”便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
作为承载千年文脉的“中国符号”,“中国白”正以多维姿态融入现代生活。从生产端的供给创新,到销售端的渠道拓展,再到“陶瓷+文旅”推动消费场景再造,“中国白”构建起覆盖“产、销、游、购”的消费体系,让千年瓷艺在消费市场中焕发新活力。
这座千年古县拥有陶瓷企业4500余家。眼下正值外贸订单旺季,当地企业顺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1300摄氏度的窑炉内烧制着销往海外的节日主题瓷坯。每件成品,往往都要历经70多道传统工序的“精雕细琢”。
“近年来,通过设计师自主研发、与品牌联名等方式,我们设计出日用陶瓷、文化茶器等类型多样的产品,满足海内外消费群体不同需求的同时,赋予德化白瓷更多的文化色彩。”顺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鹏飞说,让每一款产品背后都能讲出故事,才是推动“中国白”出海的关键因素。
郑鹏飞认为,“以文化赋能产品”的逻辑,在海内外市场有着共通性。“就像德化白瓷塑造的观音雕像,背后折射着人们的信仰;当白瓷融合西方宗教、节日等文化元素,契合海外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与文化认同时,同样能转化为海外市场的消费吸引力。”
作为中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德化县以西方节庆日饰品为主的工艺瓷产值,占全县陶瓷总产值近65%。多种产品远销190余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月至5月,德化自营出口额达1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9%,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扩大。
推动“中国白”出海的进程中,郑鹏飞的探索并未止步于外贸领域,他还带领团队向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将顺美陶瓷文化世界打造成集文化体验、创作体验、研学教育等为一体的大型陶瓷文化旅游综合体,每年有近十万人来到这里参观游览。
随着“中国白”的热度持续攀升,新的需求也随之而来。“消费者与采购商希望高效筛选优质产品,而分散的陶瓷企业则渴望集中的展示平台与更精准的市场对接,中国陶瓷电商物流园应运而生。”福建省中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涂荣标说,该物流园为供需两端整合产业资源,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走进物流园,近4000平方米的全球陶瓷选品中心内,涵盖茶具、餐具等全品类产品超过70000款。这里提供源头选品、7×24直播间、人才孵化、行业活动、订单发货等一站式全链路服务。
共享直播间里,品牌主理人与福建省工艺美术师余丽萍共同推介白瓷产品,余丽萍展示的青花绘画技法吸引大批观众在评论区互动。
涂荣标介绍,传统的“订单式”生产中,企业大多只能按要求埋头加工,并没有销售权,导致产品价格受限。而如今依托选品中心搭建的跨境电商渠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研发自主品牌、设计生产,真正从“代加工”转向“创品牌”。
“在政策上,德化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通过引导企业参与国内外大型陶瓷展览、在海外市场开设推广展示中心等方式,为德化白瓷搭建更加广阔的展示与销售平台。”德化县陶瓷发展中心副主任寇婉琼说,“未来,我们还将多措并举,增强工艺创新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白瓷国际影响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