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以科学救国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谈到这些先贤🍪

发布时间:2025-08-30 05:16:3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在8月29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第一场记者见面会上,受邀出席的5位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介绍对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认识,以及对弘扬抗战精神的深入思考,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伟大的中国人民经过了14年的浴血奋战,80年前,终于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可以说,这次胜利刷洗了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民族的耻辱。什么耻辱?就是屡战屡败的耻辱。这次胜利也彰显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也迎来了国家命运历史性转折的重要契机。

  194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我们九三的先贤就是在1945年的9月3日这天创建了九三学社组织,并以这个日期命名为“九三学社”。这既是对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和纪念,也寄托了九三学社前辈们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期冀和企盼。九三学社的前辈们经过认真思考和抉择,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帮助下,我们一代代九三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也是我们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以科学技术界知识分子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将继承弘扬九三学社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不移地与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丛斌

  记者: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卷上,科学救国的思潮始终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我们也了解到,《九三学社成立宣言》提出继承五四精神,将“民主与科学”作为救国之道。在抗战期间,九三学社的先贤们是如何于民族危难之中践行科学救国精神的?还有就是80年来,我们又是如何传承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参与和推动科技报国、科技强国建设的?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丛斌:

  抗战时期,我们有很多前辈以科学为武器,在烽火连天的战争中参与科学救国。比方说,知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在简陋的平房里面,带领物理所生产出了1000多具无线电发报机稳定波频用的石英振荡器,因为无线电发报的时候必须稳定波频,所以用石英振荡器;还有300多套步兵用的五角测距镜和望远镜,这些都供给前线抗战后方医疗,以及科研教学使用。还比如,气象学家涂长望先生带领团队用风筝探空仪这个简陋的设备,在瓦砾堆上坚持高空气象观测,首创了中国三维气象学理论框架,用他的观测准确预测作战窗口期,为护航运输机突破日军封锁线,这些都为抗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科学支持。这些先贤是我们九三学社的优秀代表,他们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生动诠释了“科学救国”的精神实质。

  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满怀豪情投入新中国建设事业。大家都熟知的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他们都是九三学社社员,他们隐姓埋名了几十年,将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我国“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科学报国的决心,其中饱含的爱国情怀、坚韧的必胜信念,与伟大的抗战精神是高度一致的。

  进入新时代,我们九三学社坚持以“党派所长”服务“国家所需”。比方说,我们的科学家卢柯是研究金属材料的,还有潘建伟,大家知道他是研究量子通信的,他们代表了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的一批批九三学社社员,传承了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精神,也传承了先辈们爱国赤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奋进新征程,我们新一代的“九三人”决心继承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努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也是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民建、民进成立80周年。请问,各民主党派将如何更好地弘扬抗战精神、赓续优良传统,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好的贡献?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丛斌: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争取历史主动,创造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大部署,这也为我们民主党派履职尽责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将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以抗战精神砥砺报国之志,以科技创新助力强国建设。我们将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守合作初心。我们从三个方面对九三学社社员进行教育和引领:一是从伟大抗战精神以及红色基因的传承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二是从多党合作历史的学习中不断深化对初心使命的认识;三是从九三学社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中不断增强对多党合作优良传统的理解和把握,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第二方面是继承科学报国传统,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爱国情怀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核,科学报国又是我们一代代“九三人”的精神传承,我们将以王淦昌、邓稼先和王选这些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引导广大的社员特别是青年社员,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当中不断践行爱国情怀。

  第三方面是增强历史主动,提升履职效能。我们将发挥自身界别的特色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些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第四方面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加强自身建设。我们将以执政党为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九三学社优良传统,努力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