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牵手”中开启产业“蝶变”——民盟中央助力帮扶河北广宗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8 00:54:04 来源: 齐鲁晚报网

  

  在河北广宗,田野与村庄之间,一座现代化的粮油食品生产车间正火热运转中,机器轰鸣声不断,工人们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是上海盟员企业——晶粮康源(河北)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

  一条现代化生产线,如何跨越千里,从上海落地到广宗?答案藏在一次“牵手”合作之中。

  两年前,民盟上海市委会推荐企业家到广宗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经过考察对接,在民盟中央企业家联谊会的成立大会上,民盟中央企业家联谊会理事、民盟上海市委会农业委副主任张晶代表企业与广宗县签订食用油加工供应基地投资协议,通过在广宗设立粮油食品加工基地,来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创收。

  一次精准而高效的产业对接就此展开。张晶常说,希望借助民盟的平台做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如今,依托盟员企业的全产业链优势,总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的粮油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顺利投产。

  “作为民盟中央的长期定点帮扶县,我们始终关注对广宗的产业帮扶,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当地引进了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办公室主任、广宗县副县长(挂职)方大伟表示:“这次与上海盟员企业的‘牵手’,不仅能提升当地产业竞争力,还将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为广宗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发展的另一条路径,来自传统优势产业的再造。广宗素有“自行车之乡”的美誉,然而当地自行车产业大多停留在中低端层面,产品附加值低。

  为破解这一困境,民盟各级组织积极牵线,把广宗与外地优质资源连接起来。今年2月,广宗县自行车头部企业赴山东泰山体育集团考察,与瑞豹碳纤维自行车板块展开洽谈合作;6月,民盟常州市委会组织盟员企业家一行10人到广宗调研,研究自行车产业合作和文化IP打造。7月,浙江杭州博骏车业负责人一行到广宗现场考察了企业用地,并办理了当地营业执照,未来厂区拟投资1亿元,占地50亩,主要生产外贸自行车。短短几个月间,从南到北,合作洽谈接连不断,当地的自行车产业链也在持续补齐、延伸、升级。

  立足自行车产业基础,民盟中央积极帮助广宗创新发展“以赛促产、以赛兴产”模式,与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进行交流座谈,支持举办各类自行车赛事13场。“赛事活动可以为广宗搭建展示自行车产业实力的平台,吸引行业内外目光,还可以带动本地自行车制造、销售、文旅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方大伟说道。

  如果说企业和产业链的注入,带来了“资源外力”,那么深耕本地的科技小院,则是一股“内生动力”,让广宗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2015年,在民盟中央和民盟北京市委会的支持下,广宗葡萄科技小院在广宗县现代农业园区落地。从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常驻扎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探索适合本地的种养模式。

  科技小院成立10年来,“葡萄+非洲雁”种养结合模式逐渐成熟,如今,葡萄园里放养的非洲雁以草和害虫为食,减少了农药和人工成本;雁粪又能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提高葡萄品质。“这些研究不仅解决了当地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广宗葡萄科技小院首席专家赵兴波说。

  提高农产品品质后,如何“卖得更好”?今年7月,广宗县农业局与常州伴城伴乡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交流对接,并形成《河北省广宗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系统化塑造计划书》。

  来自江苏常州的民盟专家学者、盟员企业将共同参与广宗农产品的品牌IP设计,探讨当地农业+文旅融合的新路径。计划书里提到,预计到12月,团队将完成“筑基塑形”工程,完成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IP形象设计,并确定品牌保护使用运营、授权管理办法与流通标准等。

  从晶粮康源的车间轰鸣,到自行车赛道的疾风掠影,再到葡萄小院的田园诗意,广宗的产业版图不断延展。在民盟联动各方资源,精准“牵手”的努力下,广宗这座冀南小城,正在以多元实践,开拓出乡村振兴的新可能。(完)(《中国新闻》报刘益伶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