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德州)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在山东禹城开幕⚰️

发布时间:2025-11-04 03:22:27 来源: 重庆华龙网

  

  中新网德州11月3日电 (陈建磊 祝齐飞)11月3日,海峡两岸史学界、文化界专家、学者齐聚山东德州禹城市,围绕大禹文化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当代价值以及德州与大禹文化的关联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大禹后裔、台北夏氏宗亲会秘书长夏雷作了“万里寻根溯禹迹,两岸同心续华章”的主旨演讲,他认为,禹城之名,源于大禹,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在此地疏导黄河、济水等河流,平定水患。后人为纪念其功绩,将此地命名为“禹城”,意为“大禹之城”。禹城是大禹治水功成之处,此地举办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非常有纪念意义,期盼日后成为例行性的活动,以加强两岸的交流及讲述大禹的故事,让大禹精神焕发新的光彩。

11月3日,海峡两岸(德州)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在山东禹城开幕。 祝齐飞 摄

  禹城市大禹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钱军介绍说,禹城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中华民族治水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四千多年前,大禹在此继承创新,疏堵结合、治理水患,造福万民,开启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的先河。最终在禹城"导河入海"、大功告成",禹城也因此成为黄河生态保护与文化记忆的鲜活地标。

  在山东博物馆特聘首席专家孙敬明看来,大禹治水不仅是中华民族公而忘私、大无畏精神的最早典范,还是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原动力、催化剂。据历史文献记载,德州相继发现了多处龙山文化遗址如禹王亭、禹城邢寨汪、齐河尹屯等。这些遗迹多分布于地势较高的古台,土岗等处。就此推断古代德州为水患多发之地,求证于古籍,德州禹城一带则是大禹主要活动区域。

图为,禹王亭。 祝齐飞 摄

  中共德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志华认为,大禹文化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而是能够指引实践的鲜活精神养分。从大禹之父鲧"水来土掩"的堵截思维到大禹治水"疏川导滞"的技术革新、"因势利导"早已成为哲学智慧。禹定九州,成为后来“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格局的早起雏形。目前,德州市充分发挥大禹文化资源优势,编制完成大禹文化旅游度假区规划,加速布局大禹文化主题景区,打造大禹文化精品旅游线路,还设立了大禹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等机构。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大禹文化,学习大禹精神。

  海峡两岸(德州)大禹文化交流活动由德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禹城市人民政府、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秘书处主办。同日,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30名师生在德州的专题研修活动一并进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