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8 02:03:53 来源: 杭州网
中新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高凯)急促的鸣笛声划破黑暗,一列闪着火光、卷着白烟的蒸汽火车从舞台深处缓缓驶出,祥和的气氛瞬间被打破,一个笼罩在二战阴云下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9月6日晚,北京人艺新排反战剧目《屠夫》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首演。
北京人艺此番新排《屠夫》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参演剧目,该剧通过肉铺老板伯克勒一家及朋友们的生活与命运,以小见大,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性的摧残真实地呈现在舞台之上。
北京人艺《屠夫》首演于1982年,曾由朱旭、郑榕、周正等老一辈艺术家搬上舞台,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而《屠夫》在今天的上演,并非简单的新瓶装旧酒。据了解,该剧导演何冰此前找来四套剧本,其中有一套是来自德国曼海姆民族剧院的德文剧本,他惊讶地发现剧本之间居然都存在着差异,甚至剧中格施特纳这个角色的性别都不一样。尽管这是一个男性通用姓,在女性中极为少见,北京人艺之前的演绎版本中,也被处理成男性,但何冰通过对剧情的分析,认为格施特纳作为女性更为合适,能让伯克勒在对抗了党卫军之后的剧情更为合理,同时也会让这个角色的色彩更加丰富。
新版《屠夫》着眼于战争对人性的深刻影响,从现代视角重新深挖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行为找到人物,并通过对人物行为的诠释,展现出大时代对每个个体思想和生活的深刻影响。“这也是北京人艺舞台创作的根本方法”,何冰表示。
一批正值“当打之年”的中青年演员齐聚《屠夫》剧组,在继承北京人艺现实主义表演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表演上的尝试。不同于朱旭所演绎的松弛幽默、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伯克勒,金汉紧紧抓住角色的职业身份和性格特点,塑造出一个重义气、会直白表达对法西斯不满与愤怒的屠夫形象。金汉表示,“朱旭老师的表演是标杆,他激励着我更好地去诠释这个角色。”黄薇饰演的比内尔,则从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的视角出发,凭借对家庭深沉的爱,细腻展现出战争渗透生活每个角落的痕迹,从而折射出战争本身的荒诞与残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之前写实性内景不同,这版《屠夫》的舞台设计以外景为主,充分利用舞台空间,将每个角落都转化为表演区域,通过丰富的舞台语汇,巧妙地将伯克勒家中、肉铺与其它场景融为一体。
舞台上最亮眼的装置,是一列车头后连接着两节车厢的老式蒸汽火车。舞美设计结合曹禺剧场独特的“品”字形舞台结构,充分利用纵向空间,让火车随着剧情推进在台上行进、旋转。庞大而森冷的火车无论从舞台一侧还是后方缓缓驶来,都带来强烈的压迫感,恰如那个年代战争所带来的动荡不安在人们心中投下的深深恐惧。何冰介绍,火车这一意象承载着多重寓意:它在带来视觉与心理冲击的同时,也蕴含着温暖的希望——“它也可以带我们去远方”;此外,火车也暗喻时光的流逝,与剧情的时间跨度遥相呼应。
据悉,该剧本轮演出将持续至9月17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