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5 07:12:33 来源: 好奇心日报
中新网北京11月4日电 近日,作曲家、歌手陈小霞2025“COMPOSER老翅膀”音乐分享会在北京举行。这位当今华语乐坛重要的女性创作者,以一场将近两个小时的温情演出,带领观众穿越四十余年的音乐时光长廊。这一次,70岁的陈小霞不再是始终站在作品背后的灵魂作者,不再是刻印在唱片歌词页的名字和萦绕在耳边的音符,而是站在台前,用最纯粹的方式吟唱、讲述每一首经典背后的故事,带领全场观众共同完成了一趟关于“放下与飞翔”的深刻旅程。
从1981年跨入流行歌坛至今的44年中,除去为“天王天后”创作的无数金曲外,陈小霞一共创作并发表了四张属于自己的专辑,分别是1991年的《大脚姐仔》、1993年的《化妆师》、2005年的《哈雷妈妈》,以及2025年初发行的《老翅膀》。
陈小霞。
在音乐会现场,陈小霞精心挑选了个人创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每一首歌曲演绎前后,她都会简短分享创作契机,剖析幕后的真实心迹,这些回忆让动人的旋律瞬间又增添了厚度与重量。开场便是《哈雷妈妈》中的温情代表作之一《天使的侧脸》,陈小霞刚一亮相便引起全场掌声雷动,她感情充沛又充满岁月历练的歌声,瞬间将观众带入那些靠音乐抚慰内心的夜晚;接着《暗舞》《听歌的人》接连上演,陈小霞分享道,这是自己第一次正式登上北京的舞台,终于把这些“一直很想唱的歌带给了大家”;《查无此人》是很多人最熟悉陈小霞个人创作的作品之一,这首歌曾被林宥嘉在演唱会中翻唱,当晚陈小霞也揭秘了创作背后的故事——源自于有一天她对作词人姚若龙说,想通过催眠的方式回去看看童年的自己,姚若龙听闻后不久,就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与真诚的《查无此人》。
陈小霞与姚若龙可谓华语乐坛的金牌拍档之一,二人写下的歌曲如周蕙《约定》、王菲《你在终点等我》、张韶涵《看得最远的地方》、郭静《下一个天亮》《在树上唱歌》等,无一不是华语乐坛的经典曲目。在陈小霞个人年初发行的《老翅膀》专辑中,这对老友也在《地图没有的地方》《老翅膀》《只是老了一点》等作品中继续合作情缘。
音乐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便是这张新作的演唱,从《地图没有的地方》对灵魂归宿的探寻,到《浮木》中剖析创作的快乐和痛苦,再到《还活着》对生命存在本身的肯定……
“年纪越大,会发现自己的创作越诚实。”陈小霞在歌曲间隙,娓娓道来,“现在我的作品中不太有明亮和跳跃的部分,但这才是现在的我该有的样子。”有听众表示,听陈小霞唱歌的感受很像是被外婆抚摸,那双手因为饱经风霜布满了老茧与皲裂,但是很温暖,划过肌肤会有刺喇喇的感觉。
一直以来,陈小霞始终低调居于幕后,极少公开演出。此次以“COMPOSER老翅膀”为名举办分享会,正是她以“歌手”身份走向台前的时刻。演出当晚,陈小霞也特别呈现了“为她人做的歌”组曲环节,林良乐的《温柔的慈悲》、黄莺莺的《情雪》、杨乃文的《祝我幸福》、郭静的《下一个天亮》以及张韶涵的《看的最远的地方》,这些横跨了创作生涯不同时期与风格的作品,经由陈小霞的演绎,呈现出另一种独特的韵味,散发出历经岁月沉淀的笃定与温柔。不少作品前奏响起后,全场观众轻声惊呼并跟唱,这种创作者与听众之间的直接对话,也成为整场演出最有温度、最动人的部分之一。
随着演出渐入尾声,陈小霞为观众展现了一个更加私密的精神世界。《你不要走得太快》是1993年与杨立德合作的作品,描述母亲随着岁月渐渐老去,儿女们希望她别走得那么快的心情;《那个自己》便是她7岁那年脑海中浮现的音符,由姚若龙重新填词后,成为一首完整的新作,承载并圆满了“从7岁到70岁”的生命叙事;《想欲返去》是收录在《哈雷妈妈》中的一首闽南语作品,记录了她年少时期的孤单心境;《晚安》则是她曾珍藏十年的私房歌,曾交给林宥嘉演唱,全新编曲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最终,演出以词曲皆由她自己创作、献给齐秦的经典作品《朋友》收尾,像是在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内心旅行后,她伸出手,给台下所有陪伴她、理解她的朋友们一个温暖的拥抱。
在流量至上的数字音乐时代,陈小霞的“COMPOSER老翅膀”分享会仿佛一次“逆向而行”。没有引人注目的华服,没有迎合潮流的编曲,却依然能引发跨越年龄层的共鸣,也许是因为这不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次对华语流行音乐黄金40年的温情回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