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4 18:51:13 来源: 财联社
中新网宿迁11月4日电 (刘林 唐娟 张春利)11月3日,江苏宿迁市举行“台商台胞金秋宿迁行”产业链对接活动。现场,全球华人工商协会理事林昌平代表本次前来宿迁的27位全球华人工商协会、中华两岸经贸文教交流发展促进会客商,提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发展公式”:全球华人工商协会+台湾金融发展协会=宿迁产业双引擎。
活动现场。刘林 摄
这个“公式”将台资的新动向与宿迁的产业布局紧密相连,宿迁精心打造的“绿色”与“数字”两大引擎引起了嘉宾们的兴趣。
“建议台资、台企将资金投向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发言中林昌平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台商关注的新方向。这背后,是台资寻求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战略同频共振的趋势。
而宿迁恰好是这条赛道上的“优等生”。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宿迁的生态底色鲜明:林木覆盖率近30%,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并已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江苏生态大公园”的目标。
生态优势并非仅仅是“颜值”。宿迁正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今年1-5月,宿迁的绿色食品、新材料两大产业产值分别达到338.47亿元和377.75亿元。
公式中,另一关键要素是“台湾金融发展协会”,林昌平特别提到了“跨境支付和数位贸易金融合作”。金融创新的落脚点在哪里?
宿迁的答案是其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今年1-8月,宿迁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超90%;平均每秒,有42件快递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
这片数字蓝海早已吸引了台湾青年的目光。活动资料显示,宿迁的“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刚刚入选2025年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典型案例。该基地已吸引超300人次的台湾青年来宿就业创业,连续承办三期台湾青年电子商务培训班。
“我们通过一站式服务,为两岸青年提供从平台入驻、电商咨询到直播带货的全流程指导。”宿迁市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负责人任卫卫介绍,对于寻求金融创新应用场景的台湾资本而言,宿迁庞大的电商体量和活跃的两岸青年创业生态,无疑是“数位贸易金融”最理想的试验田和增长极。
从一场对接活动,到一个发展公式的提出,当台资寻求“绿色”与“数字”的转型方向时,宿迁早已备好了产业基础、人才沃土和营商环境的“阳光雨露”。这个“双引擎”公式的成立,正是宿迁从“台资集聚新高地”迈向“台商发展新福地”的内在逻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