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与时代同频,以实干践行民营企业的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5-07-30 06:52:28 来源: 半月谈

  

  中新网北京7月29日电(记者 张尼)“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爱尔,爱尔眼科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邦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会上,100人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陈邦正是其中一员。

  从退役军人到全球知名眼科医疗集团掌舵者,陈邦与爱尔眼科的成长轨迹,正是民营企业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与时代发展同频,从湘江之畔走向全球舞台

  2002年,陈邦与李力创建的爱尔眼科在湖南长沙起航。历经二十多年发展,爱尔眼科逐步成长为全球医院规模和诊疗能力领先的眼科医疗集团。

  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爱尔。陈邦的一番话,道出了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发展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办医政策从“允许”到“支持”与“鼓励”,为民营医疗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一系列眼健康规划的出台,让爱尔眼科在发展道路上的目标更清晰、更明确。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痛点,始终是制约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瓶颈。对此,爱尔眼科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的“分级连锁”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打造“中心城市医院—省会医院—地级医院—县级医院”的四级网络体系,构建起一个全面覆盖国内,面向基层连接成网、医疗资源高效利用的眼科医疗体系,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下沉。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眼科领域,这种“升级”体现得尤为明显,患者不仅要“看得见”更要“看得好”。在眼科医疗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如何满足患者日益多元的就诊需求?陈邦将目光投向国际,以全球化布局破解发展难题。

2017年,爱尔眼科收购欧洲巴伐利亚眼科

  2015年,爱尔眼科收购香港亚洲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吹响国际化号角。此后,美国AW Healthcare Management、欧洲最大眼科连锁上市机构巴伐利亚、东南亚头部眼科医疗集团ISEC等相继加入爱尔眼科。2021年底,依托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特许政策成立的“爱尔眼科国际临床研究基地”,实现了医疗技术、设备、药品与国际水平“三同步”。2024年,欧洲分部收购Optimax集团进军英国市场,让国际化步伐再提速。

  “共享全球眼科智慧”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在引进先进医疗技术、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的同时,爱尔眼科逐步搭建起了世界级的科研、人才、技术创新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球范围内爱尔眼科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共有974家,医疗网络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并成功主办了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第18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等全球眼科领域的国际盛会,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我们的全球化已逐步从过去的单向流动发展为双向赋能,从‘共享全球眼科智慧’发展为‘中国眼科智慧全球共享’。”陈邦如此定义爱尔眼科战略方向。

  科技创新驱动,培育医疗新质生产力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眼健康领域,爱尔眼科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培育眼科医疗新质生产力。

  “爱尔眼科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不断突破创新。”陈邦说,这也是贯穿了爱尔整个发展史的关键内核。

  在“创新驱动,科技爱尔”战略的指引下,爱尔眼科从科研布局、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科研保障机制、行业合作交流、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统筹部署。目前,爱尔眼科已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起“多院、多所、五站、五中心、五基地、一平台、一室”的医教研一体化创新体系,并全面打通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全链条人才培养孵化体系,为新质生产力汇聚强大的人才支撑。

国际近视眼研究学院(IMI)中国大使、爱尔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与AI数字人分身上演科普巅峰对决

  在宁夏乡村的义诊现场,AI眼底照相机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眼底疾病筛查,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城市同质的初诊服务;在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专家通过“云会诊”系统,为新疆、青海、福建等地的疑难眼疾患者制定诊疗方案,打破地域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阻隔;在Vision China 2025会场,国际近视眼研究学院(IMI)中国大使、爱尔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与其AI数字人上演了一场科普巅峰对决……

  这些场景正是爱尔眼科以数智化赋能眼科医疗升级的生动实践,也是其培育眼健康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

  依托遍布全球的专业眼科医院和中心累积的海量数据,爱尔眼科建立了涵盖医疗临床、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与服务的眼健康大数据中心,打造智慧医院、数字人“爱科(Eyecho)”、远程医疗合作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等自研医疗系统,让人工智能助力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眼病患者。近期,爱尔眼科“高真实感个性化眼科数字人底座开发与应用”项目还成功入选湖南省2025年“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成为以数字新基建驱动医疗产业升级的示范。

  “变革与创新是适应生存与发展的必然,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始终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陈邦表示,爱尔眼科要用新技术、新模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新期待、新需求。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家国情怀融入企业发展

  7月11日,9岁新疆女孩阿迪拉·阿力木从长沙启程回家。与来时不同,她的双眸闪烁着明亮的光彩,一个清晰的世界正在她眼前徐徐展开。从记事起,阿迪拉的眼睛就反复发炎、红肿,2024年秋被确诊角膜严重病变,需进行移植手术。然而,手术费用让这个家庭难以承受。

  一场跨越3000多公里的爱心接力就此展开:爱尔眼科新疆区主动伸出援手,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专家为阿迪拉远程会诊,同时爱尔眼库全力寻找合适的眼角膜。为了解决阿迪拉一家的顾虑,爱尔眼科一方面帮助她申请“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公益救助项目,解决诊疗费用难题;另一方面,安排一位少数民族专业医生全程陪护,避免沟通不畅,持续跟进术后恢复和长期保养工作。

爱尔眼科专家为新疆女孩阿迪拉·阿力木做手术

  7月2日,阿迪拉的角膜移植手术圆满结束。“看见了,看见了,我能用双眼看世界了!”7月3日上午,当揭开纱布的那一刻,阿迪拉发出了惊喜的呼喊。守候一旁的母亲热泪盈眶,远在新疆的父亲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女儿重见光明,心里最沉重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是爱尔眼科一以贯之的光明使命。”陈邦说,自成立以来,爱尔眼科不断追求社会责任和自身发展的和谐统一,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从人才、技术到资源,将“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推乡村振兴、关怀弱势群体、助力医疗与教育普惠。

  为推动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爱尔眼科创新实施“交叉补贴”公益模式,并精准开展眼健康主题公益活动,实现对困难眼疾患者的长期医疗救助。此外,爱尔眼科还进一步深化其“分级连锁”模式优势,搭建起上下联动、互通共享的“县乡村”三级眼健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赋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和人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眼健康诊疗服务。

  截至2024年末,爱尔眼科公益已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历年来累计支持公益项目达873个,并蝉联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领域中的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

  从湘江之畔到全球舞台,爱尔眼科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书写着属于中国企业的担当与情怀。正如陈邦所言:“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将自身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完)

📛